政府信息公开

广元市旺苍生态环境局关于2024年4月15日拟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作出审批意见的公示

发布机构:广元市旺苍生态环境局 发布时间: 2024-04-15 11:00 字体: [ ]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程序的有关规定,经审议,我局拟对3个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作出批复决定。为保证此次审议工作的严肃性和公正性,现将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基本情况予以公示。公示期为2024年4月15日-2024年4月19日(五个工作日)。

电话:0839-6203847(广元市旺苍生态环境局301室)

地址:旺苍县兴旺东路161号

听证告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自公示起五日内申请人、利害关系人可对以下拟作出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批复决定要求听证。

拟批准的建设项目:

项目

名称

建设

地点

建设

单位

环评机构

项目概况

主要环境影响及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

1

四川省旺苍县白水河白水镇防洪治理

广元市旺苍县白水镇

旺苍县水务建设发展有限公司

四川华评生态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本项目位于四川省广元市旺苍县白水镇,综合治理河长4.68km,新建堤防6段共计长1.51km,其中左岸新建堤防长707.84m,右岸新建堤防长798.06m。河道平整疏浚长4.68km。总投资1619.25万元,环保投资69万元。

施工期

1、废水

施工废水治理措施:①按照规定要求,建设排水沟、隔油池和沉淀池,施工废水处理后用于降尘等;②严禁施工期间弃渣随意抛洒进入河道中,严禁弃渣在河滩漫地上随意堆放;③基坑废水经沉淀池处理后回用于施工用水、洒水降尘;④加强运输车辆管理,对于土石方及淤泥进行封闭运输,防治沿途跑、冒、滴、漏;⑤项目应加强管理,做好机械的日常维修保养,杜绝跑、冒、滴、漏现象,另外、雨天应对各类机械进行遮盖防雨。严禁施工期间的机械冲洗废水等水污染物排入河道。

生活污水治理措施:项目不设置施工营地,施工人员住宿租用周边民房,生活污水依托租用民房的化粪池处理后排放至污水处理厂。

2、废气

施工扬尘治理措施:①按照《四川省<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实施办法》、《四川省打赢蓝天保卫战实施方案》等法律法规,做到“六必须”、“六不准”作业;②施工现场设置围栏,围栏设置喷雾装置,禁止露天堆放建筑材料;③施工中减少建筑材料运输过程的洒漏,运输车辆装载量适当、限制进场车辆的行驶速度,降低物料输运过程中的落差,适当洒水降尘,及时清除路面渣土;④设置车辆清洗平台,及时清除运输车辆泥土;⑤施工场地定期洒水,降低扬尘;⑥施工中合理布局规划,及时绿化减少地皮的裸露程度,减轻扬尘的环境影响;⑦表土堆场设施临时遮盖并定期洒水控尘。

运输车辆及施工机械废气治理措施:①施工中选择达到国家规定排放标准的施工机械,使各施工设备处于良好运行状态;②加强施工机械的保养维护,提高机械的正常使用率。禁止以柴油为燃料的施工机械超负荷工作,减少烟度和颗粒物排放;③检查汽车的密封元件及进、排气系统是否工作正常,以减少汽、柴油的泄漏,保证进、排气系统畅通,并使用优质燃料;④动力机械多选择使用电动工具,严格控制内燃机械的使用,场内施工内燃机械(如铲车、挖掘机、发电机等)安置有效的空气滤清装置,并定期清理;⑤禁止使用废气排放超标的车辆。施工阶段频繁使用机动车辆运输建筑材料、施工设备及器材,只要加强运输车辆和施工机械的保养,使用优质燃料,其废气产生量较小,其排放属于间断性排放,基本可以不考虑其对环境的影响。

3、噪声

治理措施:①合理安排施工计划和施工机械设备组合以及施工时间,禁止在中午(12:00-14:00)和夜间(22:00-6:00)施工,避免在同一时间集中使用大量的动力机械设备。严格执行《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的要求,在施工过程中,尽量减少运行动力机械设备的数量,尽可能使动力机械设备比较均匀地使用;②施工进行合理布局,尽量使高噪声的机械设备远离周围敏感点较近施工段布设,在邻近居民点处设置临时声屏障;③施工前对施工噪声影响范围内的居民等声环境敏感对象进行宣传活动,使广大群众理解和支持工程建设;④堤线施工作业带靠近敏感点一侧架设临时围挡,施工工区四周架设围挡,可减少施工噪声对周围敏感点的影响;⑤科学安排施工现场运输车辆作业时间,设法压缩汽车数量及行车频率,限制施工车辆时速在20km以内,运输经过附近居民聚居路段严禁鸣笛;⑥施工单位应选用符合国家有关标准的施工机具和运输车辆,加强机械设备的维护和保养,使其能在正常状态下运转,防止由于机械设备的“带病”工作而提高噪声声级。

4、固废

废弃土石方治理措施:本项目不设置弃渣场,废弃土石方运至旺苍县工业园区投资开发有限公司弃渣场回填。淤泥采用封闭运输车外运有处理能力的单位处理。项目设置2座表土堆场暂存表土,后期用于复垦。淤泥不在工程区储存,避免了储存过程中恶臭、渗滤液的产生以及对外环境影响。评价要求疏浚应按照200m分段施工,减少疏浚对水体的影响。

生活垃圾治理措施:在施工场地设置生活垃圾集中收集点,经集中收集后由当地环卫部门统一处置。

5、施工期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陆生生态措施:①各种施工活动应严格控制在施工作业区域内,以免造成土壤及植被的不必要破坏,将建设对现有土壤和植被的影响控制在最低限度。②施工占压范围内存在表层土壤时,先进行剥离,将剥离表土集中临时堆放在表土堆场内,进行妥善覆盖和保存,施工后期用于原耕地地表平整覆土。为防止剥离的表层土被雨水冲刷产生流失,表层土堆存的外边坡坡脚采用土袋临时拦挡,坡面进行临时苫盖;③堤防基础开挖采取放坡开挖,不得随意扩大土石方开挖等施工区,减少开挖面;④在施工作业带、临时堆场设置临时截(排)水沟、沉砂池等,表面临时覆盖等设施,并设置临时拦挡设施,以减少降雨侵蚀力;⑤各种防护措施与主体工程同步实施,以预防下雨地面径流直接冲刷开挖面而造成水土流失。对裸土进行覆盖,可用沙袋或草席压住坡面进行暂时防护,以减少水土流失;⑥施工单位随时与气象部门联系,事先了解降雨时间和特点,以便采取适当的防护措施;⑦施工期严格落实项目环评阶段提出的施工生产、生活污水处理措施、生活垃圾处理措施等。杜绝施工废水不经过处理排入河道、工程弃渣违规排放;⑧主体工程完工后期,及时落实绿化和复垦工程的实施,并加强抚育、养护,提高植被存活率,保障绿化工程效果。

水生生态保护措施:①施工期加强施工人员的宣传教育工作,增强施工人员的环保意识,并加 强现场管理力度,禁止施工人员下河捕鱼和排放生活污水等行为;②合理安排施工工期,必须在枯水期作业;③加强对施工人员的环境保护教育,在施工场地附近设置鱼类保护宣传牌。在施工前应与林渔政管理部门沟通施工方案,进度安排,方便主管部门对施工水域加强监督;④施工结束后,建设单位在岸边种植部分水草,恢复水生植物,利用水生植物建立鱼类栖息地。⑤建立鱼类保护应急机制评价要求对施工围堰内的鱼类要及时放归河道,对搁浅、受伤的鱼类及时救护,最大限度降低相关影响。

6、施工期环境风险

施工车辆油料泄漏后应及时组织人员将该部分沙土铲除并收集至专用容器中交有资质单位处置,如油料泄露点位于周边道路,则用沙土覆盖其表面,待其充分被吸收后在用专用容器收集交资质单位处置,从而避免泄露的油料随雨水等带入周边水体;同时制订污染物泄漏风险事故应急预案,预案应包括应急事故组织机构、应急救援队伍、应急设施及物质的配备、应急报警系统、应急处理措施、应急培训计划等内容;施工场所应张贴应急报警电话。本项目安排在枯水期施工,在洪水主汛期来临之前完成,现场施工单位及业主部门应密切关注上游来水,做好预警工作。施工区应设置吸油毯、吸油棉、围油栏等应急物资,确保泄漏时的处置。

 

运营期

本项目为生态项目,运营期没有污染物产生。

2

四川省旺苍县东河镇瓦窑沟重点山洪沟治理工程

广元市旺苍县东河镇

旺苍县水务建设发展有限公司

四川华评生态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本项目位于四川省广元市旺苍县东河镇,工程综合治理河长0.98km,新建堤防5段共1.695km。总投资1229.34万元,环保投资54万元。

施工期

1、废水

施工废水治理措施:①按照规定要求,建设隔油池和沉淀池,施工废水处理后用于降尘等;②严禁施工期间弃渣随意抛洒进入河道中,严禁弃渣在河滩漫地上随意堆放;③基坑废水经沉淀池处理后回用于施工用水、洒水降尘;④项目应加强管理,做好机械的日常维修保养,杜绝跑、冒、滴、漏现象,另外、雨天应对各类机械进行遮盖防雨。严禁施工期间的机械冲洗废水等水污染物排入河道。

生活污水治理措施:项目不设置施工营地,施工人员住宿租用周边民房,生活污水依托项目租用民房既有化粪池进行处理后用作农肥。

2、废气

施工扬尘治理措施:①按照《四川省<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实施办法》、《四川省打赢蓝天保卫战实施方案》等法律法规,做到“六必须”、“六不准”作业;②施工现场设置围栏,围栏设置喷雾装置,禁止露天堆放建筑材料;③进、出施工场地路口路面硬化;④施工中减少建筑材料运输过程的洒漏,运输车辆装载量适当、限制进场车辆的行驶速度,降低物料输运过程中的落差,适当洒水降尘,及时清除路面渣土;⑤设置车辆清洗水池,及时清除运输车辆泥土;⑥施工场地定期洒水,降低扬尘;⑦表土堆场及时进行覆盖并定期洒水控尘;⑧施工中合理布局规划,及时绿化减少地皮的裸露程度,减轻扬尘的环境影响。

运输车辆尾及施工机械废气治理措施:①施工中选择达到国家规定排放标准的施工机械,使各施工设备处于良好运行状态;②加强施工机械的保养维护,提高机械的正常使用率。禁止以柴油为燃料的施工机械超负荷工作,减少烟度和颗粒物排放;③检查汽车的密封元件及进、排气系统是否工作正常,以减少汽、柴油的泄漏,保证进、排气系统畅通,并使用优质燃料;④动力机械多选择使用电动工具,严格控制内燃机械的使用,场内施工内燃机械(如铲车、挖掘机、发电机等)安置有效的空气滤清装置,并定期清理;⑤禁止使用废气排放超标的车辆。施工阶段频繁使用机动车辆运输建筑材料、施工设备及器材,只要加强运输车辆和施工机械的保养,使用优质燃料,其废气产生量较小,其排放属于间断性排放,基本可以不考虑其对环境的影响。

3、噪声

治理措施:①合理安排施工计划和施工机械设备组合以及施工时间,禁止在中午(12:00-14:00)和夜间(22:00-6:00)施工,避免在同一时间集中使用大量的动力机械设备。严格执行《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的要求,在施工过程中,尽量减少运行动力机械设备的数量,尽可能使动力机械设备比较均匀地使用;②施工进行合理布局,尽量使高噪声的机械设备远离周围敏感点较近施工段布设,在邻近居民点处设置临时声屏障;③施工前对施工噪声影响范围内的居民等声环境敏感对象进行宣传活动,使广大群众理解和支持工程建设;④堤线施工作业带靠近敏感点一侧架设临时围挡,施工工区四周架设围挡,可减少施工噪声对周围敏感点的影响;⑤科学安排施工现场运输车辆作业时间,设法压缩汽车数量及行车频率,限制施工车辆时速在20km以内,运输经过附近居民聚居路段严禁鸣笛;⑥施工单位应选用符合国家有关标准的施工机具和运输车辆,加强机械设备的维护和保养,使其能在正常状态下运转,防止由于机械设备的“带病”工作而提高噪声声级。

4、固废

废弃土石方治理措施:本项目不设置弃渣场,废弃土石方运至旺苍县工业园区投资开发有限公司弃渣场回填。项目设置1座表土堆场暂存表土,总占地面积3.52亩,容量0.8万m3,后期用于复垦。

生活垃圾治理措施:在施工场地设置生活垃圾集中收集点,经集中收集后由当地环卫部门统一处置。

5、施工期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陆生生态措施:①各种施工活动应严格控制在施工作业区域内,以免造成土壤及植被的不必要破坏,将建设对现有土壤和植被的影响控制在最低限度;②施工占压范围内存在表层土壤时,先进行剥离,将剥离表土集中临时堆放在表土堆场内,进行妥善覆盖和保存,施工后期用于原耕地地表平整覆土。为防止剥离的表层土被雨水冲刷产生流失,表层土堆存的外边坡坡脚采用土袋临时拦挡,坡面进行临时苫盖;③堤防基础开挖采取放坡开挖,不得随意扩大土石方开挖等施工区,减少开挖面;④在施工作业带、临时堆场设置临时截(排)水沟、沉砂池等,表面临时覆盖等设施,并设置临时拦挡设施,以减少降雨侵蚀力;⑤各种防护措施与主体工程同步实施,以预防下雨地面径流直接冲刷开挖面而造成水土流失。对裸土进行覆盖,可用沙袋或草席压住坡面进行暂时防护,以减少水土流失;⑥施工单位随时与气象部门联系,事先了解降雨时间和特点,以便采取适当的防护措施;⑦施工期严格落实项目环评阶段提出的施工生产、生活污水处理措施、生活垃圾处理措施等。杜绝施工废水不经过处理排入河道、工程弃渣违规排放;⑧主体工程完工后期,及时落实复垦工程的实施。

水生生态保护措施:①施工期加强施工人员的宣传教育工作,增强施工人员的环保意识,并加强现场管理力度,禁止施工人员下河捕鱼和排放生活污水等行为;②合理安排施工工期,必须在枯水期作业;③加强对施工人员的环境保护教育,在施工场地附近设置鱼类保护宣传牌。在施工前应与林渔政管理部门沟通施工方案,进度安排,方便主管部门对施工水域加强监督;④施工结束后,建设单位在岸边种植部分水草,恢复水生植物,利用水生植物建立鱼类栖息地;⑤建立鱼类保护应急机制,评价要求对施工围堰内的鱼类要及时放归河道,对搁浅、受伤的鱼类及时救护,最大限度降低相关影响。

6、施工期环境风险

施工车辆油料泄漏后应及时组织人员将该部分沙土铲除并收集至专用容器中交有资质单位处置,如油料泄露点位于周边道路,则用沙土覆盖其表面,待其充分被吸收后在用专用容器收集交资质单位处置,从而避免泄露的油料随雨水等带入周边水体;同时制订污染物泄漏风险事故应急预案,预案应包括应急事故组织机构、应急救援队伍、应急设施及物质的配备、应急报警系统、应急处理措施、应急培训计划等内容;施工场所应张贴应急报警电话。本项目安排在枯水期施工,在洪水主汛期来临之前完成,现场施工单位及业主部门应密切关注上游来水,做好预警工作。施工区应设置吸油毯、吸油棉、围油栏等应急物资,确保泄漏时的处置。

 

运营期

本项目为生态项目,运营期没有污染物产生。

3

旺苍县小王沟水库工程

四川省广元市旺苍县普济镇、木门镇

旺苍县水务建设发展有限公司

四川蓉创鼎锋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本项目位于广元市旺苍县普济镇横石村境内马滩河上与姚家河汇口以下200m处,坝址距离普济镇约14km,距离木门镇约11km,距离旺苍县约27km,是一座以农业灌溉、乡镇及农村生活供水为主,兼顾下游生态用水等综合利用的小(一)型水库。水库坝址以上集水面积13.54km2,河长6.13km,比降41.4‰,水库正常蓄水位631m,相应库容178万m3;死水位599m,相应库容16.9万m3;校核洪水位632.90m,水库总库容194万m3。灌面范围包括普济镇、木门镇,涉及1.01万亩耕园地,其中新增灌面0.66万亩,改善灌面0.35万亩,保障城镇人口2.08万人,农业人口为0.59万人,大牲畜0.45万头,小牲畜0.72万头的供水任务。总投资18167.26万元,环保投资247.51万元。

 

施工期

1、废水

施工废水:(1)设备冲洗废水治理措施及可行性分析:本次评价要求建设单位在施工场地设置简易沉淀池(50m3)对施工过程中产生的设备冲洗废水进行沉淀处理,处理后的设备冲洗废水应回用于施工洒水、降尘、周边区域绿化等过程,不得外排。沉淀池内淤泥应定期清理,运往垃圾填埋场处置。施工材料应集中堆放,并采取一定的防雨措施,及时清扫施工运输过程中抛洒的施工材料,以免这些物质随雨水冲刷污染附近水体。(2)混凝土拌和废水治理措施及可行性分析:枢纽工程混凝土拌和废水通过沉淀池(50m3)沉淀,渠系工程混凝土拌和废水在拌和站附近设置简易沉淀池(5m3)处理后上清液回用于洒水降尘过程,不外排。沉淀池内淤泥应定期清理,运往垃圾填埋场处置。(3)施工含油废水治理措施及可行性分析:本次评价要求建设单位在施工机械停放场处设置简易废水收集系统,含油废水经隔油池(3m3)处理后回用于场区或周边洒水降尘,不外排。(4)管道试压废水治理措施及可行性分析:本次评价要求建设单位在管道末端设置简易沉淀池(5m3)沉淀后回用于管道施工覆土过程,不外排。(5)基坑排水治理措施及可行性分析:本次评价要求建设单位在基坑地势低洼处开挖沉淀池(5m3),沉淀后上清液用于施工洒水、道路降尘等过程中,不外排。根据地质勘探反馈的信息制定各种可能情况的施工技术方案、灾害防治预案;为了降低地下水位应设置基坑降水,采用基坑防边坡处理;保持作业地段清洁,避免污水进入基坑,防止降水结束、地下水回升后造成地下水水质恶化;地面排水遵循先整治后开挖的施工顺序,施工前先做好地面排水,地面排水随地形坡势沿开挖基坑外侧边缘设高阻水带,再修排水渠排水,以防地表水流入坑内;坑内排水沿基坑横向中线向基坑两侧挖积水坑,用水泵抽水。

生活污水:建设单位拟在枢纽工程施工营地配备一套处理能力为60m3/d的一体化污水处理设施处理对枢纽工程生活污水进行处理,在渠系工程施工区设置1个化粪池(40m3)对渠系工程生活污水进行处理,生活污水经达标处理后用于周边农田施肥,原则上禁止排放,对河流水质无影响。

2、废气

取料场及弃渣场扬尘防治措施:工程取料场开采期间喷雾洒水降尘,仅开采初期表土剥离扬尘明显,石料开采均为块状石料,洒水降尘后起尘不明显,控尘率按照60%计,取料场开采期间扬尘排放量为8.07t。弃渣场剥离表土及库区清理固废堆存过程中采取边堆存边恢复生态的措施,堆存面临时覆盖并洒水降尘,采取以上控尘措施后,弃渣场扬尘去除率可达80%,扬尘排放量为9.71t。

混凝土拌和系统粉尘防治措施:(1)原料堆放区应建为全封闭式,并做好水泥地面硬化等防渗措施,建设彩钢围挡+顶棚遮盖,做到防风防雨,日常应对原料加抑尘网遮盖,同时进行洒水降尘;(2)优化集料投料时序。合理设计集料投料顺序,进行交叉投料,可有效降低粉尘产生量。(3)拌和机外设置彩钢板整体包装拌和机楼,形成全封闭拌和机楼。(4)优化拌和机盖布水管结构及进水方式。选择加压投水、拌和机设置高压清洗装置、优化设计盖布水管结构、改善布水管喷嘴结构等方式,提供卸水压力,卸水时形成水模,从而对搅拌机集料斗落料时产生的粉尘起到压实作用。(5)水泥筒仓、拌和机安装布袋除尘器,对密闭拌和机顶部进行整体抽气进行处理。(6)对原料输送廊道进行封闭;料斗、卸料口与输送皮带设置彩钢罩封闭。(7)粉状材料如水泥、石灰等应灌装或袋装,禁止散装运输,严禁运输途中扬尘散落,储存时应用篷布覆盖。另外,应加强拌和站的管理,定期检查除尘装置的运行情况,及时更换及修理无法运行的除尘设备。在水泥装卸过程中,保持良好的密封状态,定期检修保养混凝土拌和机械。

施工扬尘防治措施:(1)工程建设期间,应在工地边界设置围挡,围挡还应视施工地点与保护目标距离而适当增加,围挡底端设置防溢座,针对场镇特性,施工围挡高度可适当调高,同时设置冲洗设施、设备,注意洒水降尘,配齐保洁人员定时清扫施工现场;不准车辆带泥出门,不准运渣车辆超载,不准高空抛洒建渣,不准现场搅拌混凝土;(2)为避免扬尘,建筑垃圾应及时清运,运至指定的建筑垃圾处理厂集中处置,并在运输过程中严禁沿途抛、漏、撒,不能及时清运的,应在施工工地设置临时密闭性堆场进行保存,并适时采取洒水措施,使其保持湿润状态,减少扬尘产生;(3)工程建设期间,物料、渣土运输车辆的出入口内侧应设置洗车平台,设施应符合下列要求:洗车平台四周应设置防溢座或其他防治设施,防止洗车废水溢出工地;设置废水收集坑及沉淀池。车辆驶离工地前,应在洗车平台冲洗轮胎及车身,其表面不得附着污泥。物料、渣土运输车辆装载的物料、渣土高度不得超过车辆槽帮上沿,车斗用苫布遮盖或者采用密闭车斗以防止散落;(4)认真做好施工场地管理工作,对施工现场及周边采取专人管理,每天定时洒水清扫,对绿化区域的花草树木定期洒水冲洗尘土;禁止在风天进行渣土堆放作业;(5)施工现场架设2.5-3m高墙,封闭施工现场,采用密目安全网,以减少结构和装修过程中的粉尘飞扬现象,降低粉尘向大气中的排放;脚手架在拆除前,先将脚手板上的垃圾清理干净,清理时应避免扬尘;使用混凝土、胶合板等搭设的简易封闭棚、对于松散或粉状材料等采取砌墙围挡,表面用塑料薄膜覆盖,防止刮风时粉尘弥漫,另设喷淋系统,使堆放材料保持湿润,从而减少粉尘的产生;(6)加强对施工人员的环保教育,增强全体施工人员的环保意识,坚持文明施工、科学施工,减少施工期间的大气污染。(7)在原料堆场设置篷布遮盖,并且在堆场周边设置不低于堆存高度的围挡,并在围挡上方设置喷雾洒水装置降尘。

车辆运输扬尘防治措施:对于车辆运输粉尘而言,最有效的方法是提高公路路面等级、及时清扫路面粉尘,定时进行洒水降尘工作。特别是布置在施工生活营地附近的公路,其洒水降尘及清扫路面的力度应加大。对于施工区场内道路,建议成立公路养护专业队伍,对路面状况、清洁状况等进行管理和维护。同时,结合水土保持和生态修复措施,做好公路的绿化,使栽植的行道树等不但起到美化景观、生态修复的效果,也达到降噪防尘隔离等效果。工程区配备洒水车2辆,进行两班倒,洒水时间在施工高峰期无雨天每天至少6次。同时,建议成立公路养护专业队伍,对路面状况、清洁状况等进行管理和维护。施工场地对施工车辆必须实施限速行驶。同时对场地内道路采取铺设钢板、铺设混凝土或铺设其他功能相当的材料等措施之一,防止机动车扬尘,进出施工现场临时道路应定期施洒粉尘抑制剂,以保持路面低尘负荷状态。其他裸露土地进行临时绿化或用塑料薄膜覆盖,减少扬尘起尘量。

施工机械尾气防治措施:(1)施工期间应选择符合国家尾气排放标准的施工机械,强化机械设备的维护、保养,尽可能降低尾气排放,加强管理、合理施工,禁止机械设备超负荷运行。由于施工期间往来车辆多为燃柴油的大型运输车辆,尾气排放量与污染物含量均较燃汽油车辆高,需安装尾气净化器,保证尾气达标排放。(2)严格执行《在用汽车报废标准》,推行强制更新报废制度,对于发动机耗油多、效率低、排放尾气严重超标的老、旧车辆,及时更新。(3)定时维护、保养机械及运输车辆,调整到最佳状态运行。由于施工区场地开阔,空气流通性好,废气中的各项污染物能够很快扩散。

工程爆破粉尘防治措施:根据初步设计报告,项目采用梯段爆破、浅孔爆破、钻孔爆破、预裂爆破、定向爆破、静态爆破等方案,从源头上减少粉尘产生量。凿裂、钻孔以及爆破尽量采取湿法作业,尽量用草袋覆盖爆破面,降低粉尘量。在开挖、爆破高度集中区域配置洒水车进行定期洒水;非雨日各施工场地、路面每天增加洒水次数,加速粉尘沉降。特别是在施工、爆破前后应增加洒水降尘频次,可起到防止粉尘扬起和加速粉尘沉降的作用,以缩小粉尘影响的时间与范围。缩短粉尘污染的影响时段,缩小污染范围。

3、噪声

交通运输噪声:(1)避免在夜间进行施工运输作业。(2)加强道路的养护和车辆的维护保养,严禁车辆超载行驶,降低噪声源。(3)使用的施工运输车辆必须符合《汽车定置噪声限值》(GB16170-1996)和《汽车加速行驶车外噪声限值及测量方法》(GB 1495-2002),并尽量选用低噪声车辆。(4)采取施工集中区段采取交通管制措施,施工区设立标志牌,限制车速,并在路牌上标明禁鸣;同时尽量避免夜间跨区位运输作业,把道路噪声影响降低到最低限度。

工程施工噪声治理措施:(1)优先选用低噪声的施工设备,对动力机械设备和运输车辆进行定期的维修和养护;(2)合理安排运输路线和运输时间,夜间禁止运输;(3)加强施工管理,合理安排作业时间,不在夜间施工,高噪声设备错峰作业,避免同时作业;(4)合理布局施工场地,避免在同一地点安装大量动力机械设备,以避免局部声级过高。(5)对搅拌机、破碎机、提升机等机械设备,安装减震装置,在设备安装及设备与管路连接处可采用减震垫或柔性接头等措施;拌和站进、排风口加消声器;拌和站、空压机等车间尽可能采用多孔性吸声材料建立隔声间。

爆破噪声控制:(1)严格控制爆破时间,尽量定时爆破,夜间 22:00~次日6:00 禁止爆破;(2)采用先进的爆破技术;(3)在岩石爆破前采取安全防范措施,避免爆破时产生的各种效应如振动、噪声、冲击破碎飞散物对过往人群、生物的伤害;(4)推荐采用无声爆破剂;(5)减少单孔最大炸药量,减少预裂或光面爆破导爆索的用量。

其他施工区域:(1)噪声源控制 ①选用低噪声的设备、工艺和车型,降低噪声源强。 ②加强设备和车辆的维护和保养,保持机械润滑,限制车辆超载,减少运行噪声。③振动大的机械设备使用减振垫降低噪声。④混凝土生产系统的空压机出管道端设置消声器,其型号与空压机配套使用,消声量可达20dB(A)左右。⑤合理安排施工时间,统一爆破时间,夜间22:00~次日6:00尽量避免露天爆破。(2)传播途径控制①在施工场地周边种植乔木等高大植物,做好绿化工作,降低噪声,尽量结合水土保持植物措施,对施工道路两侧进行绿化。②拌和站、空压机等车间尽可能采用多孔性吸声材料建立隔声间,采用 GPS系列隔声屏等。(3)对敏感点的防护:针对敏感点附近管线施工,可在居民点一侧设置施工围挡,受影响居民安装隔音窗,在夜间20:00~次日8:00禁止临近道路通行大型运输车辆,夜间严禁施工等方式降低噪声对其影响。

4、固废

建筑垃圾:在土方开挖、房屋建设、物料运输等工程阶段,会产生一定数量的废弃建筑物料,如砂石、钢材、木材等。建筑垃圾中可回收利用的钢材、木材等进行回收利用,不能利用的应集中堆放,定期清运至政府规划的渣场进行堆放。

废弃土石方:本工程枢纽工程土石方开挖总量33.36万m3,利用料总量22.37万m3,经土石方平衡计算,枢纽工程共产生弃渣20.25万m3(松方);渠系工程土石方开挖和混凝土拆除总量14.61万m3(自然方),土石回填利用开挖料6.99万m3(压实方),经土石方平衡计算,弃渣总量7.62万m3(松方)。弃渣堆放至规划的渣场,堆渣完毕后应进行迹地恢复,种植当地植被。

库底垃圾:根据《水库库底清理办法》的有关规定,结合本工程任务和运行要求,确定库底清理范围与对象为一般清理。①正常蓄水位高程以下全部水域内各项建筑物拆除,森林砍伐和卫生清理;②正常蓄水位至死水位(含极限死水位)以下 2m 高程之间范围内,各项大体积建筑残留物(如道路、线杆、牌坊)和林地、耕地等清理。库底清理废弃物应运至指定的建筑垃圾堆放场处置。

施工人员垃圾:生活垃圾主要产生于施工营地区域,项目施工人员高峰期约700人,生活垃圾产生量按每人1.0kg/d计,施工人员生活垃圾产生量约为0.7t/d。建设单位拟在施工区设置垃圾收集站2个、垃圾桶15个,收集的生活垃圾运至生活垃圾集中填埋场。

5、地下水环境保护措施

隧洞施工常规地下水保护措施:在隧道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需按照“超前预报、提前支护、以堵为主、限制排放”原则开展施工。施工可能存在一定的地下水渗漏甚至施工涌水问题,施工中需要预防为主,及时全断面衬砌并注意地下水涌水预报,应实时监测地下水变化情况;如地下水漏失影响居民用水,应立即封堵地下水漏水点,并可采取修建拦蓄工程或租用运水车辆就近运输饮用水等措施。隧道施工废水中污染物成分简单,主要为泥沙等小颗粒悬浮物,其SS浓度一般在800~10000mg/L之间,该类污染物比重大,施工期应在上述隧道进出口设沉淀池处理,沉淀后的上清液循环利用,沉淀池弃渣集中堆存处理。施工期应根据隧道废水发生量采取设置沉淀池、蓄水池等设施,进行处理后回用。

隧洞漏水时地下水环境保护措施:隧道在通过大型洞软塑充填物或厚度较大的软塑状断层破碎带时采用全断面深孔预注浆;隧道掘进中,经物探勘测及超落钻孔发现前方某方位可能存在岩溶、洞穴或管道,向可能的洞穴或管道进行强注浆,采用部分断面深孔预注浆;当地层裂隙水较大,而围岩类别在Ⅳ类以上者(含Ⅳ类),采用开挖后周边注浆;当隧道开掘到砂岩大型裂隙及管道涌水时,采用隧道开挖后局部注浆,防止隧址区地下水大量漏失。同时要加强施工期的监控及应急措施: (1)为了确保施工顺利进行,并较为准确地掌握施工过程中围岩的稳定状态,检测各项支护手段的效果,指导施工和变更设计,应按要求进行施工监控测量工作,遇到可能漏水情况,及时采取防漏水措施;(2)洞口施工应在做好洞顶排水设施后方可开挖边仰坡,洞口开挖后应及时按设计做好边仰坡防护;洞口衬砌应及早施工,明洞应及时回填,并随时修建洞门墙,以确保洞口山体稳定;(3)应建立专门的地质超前预报机制,调配足够的仪器设备对地勘报告揭示的地下水可能集中涌入突水的段落,在施工中进行地质预探、预报,进一步从微观上查明水文、地质形态及分布等,为顺利施工创造条件,杜绝漏报、错报;(4)应成立专门的注浆堵水队伍,配备足够的技术工人和熟练工人以及必要的打孔、注浆机具,专门负责注浆堵水。

灌区地下水保护措施:完善灌区退水设施建设;大力推广生态农业,减少化肥农药的施用量,禁止使用剧毒农药,以减少农药、化肥对地下水的污染。定期进行灌区地下水水质监测,为掌握水质状况及制定环保政策提供依据。

6、陆生生态保护措施

生态影响避让措施:施工活动保证在征地范围内进行,施工便道和临时用地要采取“永临结合”的方式,尽量缩小范围,减少对林地和农田的占用。尽量减少对珍稀动物及其栖息地的破坏,施工中尽量避免破坏野生动物集中的洞穴、窝巢等,对工程建设区域内的各类生物群落予以保护。防止爆破噪声对野生动物的惊扰。尽量根据动物生物节律安排施工时间和施工方式。合理安排施工时间,尽量避开动物活动的高峰期。野生鸟类和哺乳动物大多在晨、昏(早晨、黄昏)或夜间外出觅食,正午是鸟类休息时间。为了减少施工建设噪声对野生动物的惊扰,应做好施工方式、数量、时间的计划,并力求避免在晨昏和正午施工等。严格落实各项污染防治措施,避免污染物对周边动植物产生影响。施工现场施工产生的建筑垃圾,能利用的尽可能重新利用和回收,不能利用的应集中堆置,并清运至政府规划的渣场进行堆放,施工人员生活垃圾设置垃圾收集桶,收集后暂存于垃圾收集点为交由环卫部门清运处理,避免废弃物被鼠类等疫源性兽类接触,引起鼠疫等病害的发生。对项目生产废物要进行快速、集中处理,坚持集中和实时处理生活污染,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保护水体的清洁,减少环境污染对生物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的影响。

生态影响减缓措施:施工过程中,对物料堆放场应采取临时防风、防雨设施;对施工车辆应采取遮挡措施,尽量避免对周围农业土壤和灌溉水体的不利影响。临时用地在施工活动完成后,应尽快进行植被恢复。对施工人员开展生态保护教育,禁止伤害对人类有益的野生动物。采取有效措施,抑制鼠类危害;保护鼠类天敌,如蛇、鹰等。保护水禽及其他鸟类资源,同时可采取措施,保护、招引有益鸟类。采取措施降低施工机械噪声,如尽可能用多孔性吸声材料建立隔声屏障等。在大多数动物的发情期和繁殖期(春季、初夏),减少噪音、施工强度和范围。对施工人员开展生态保护教育,增强施工人员环境保护意识。禁止伤害、捕捉野生动物,禁止采挖珍稀野生植物。降低由于项目施工人员活动对区内生态环境的影响。加大保护巡护力度,实施严格监管监控,可在一些动物可能跨越道路的通道处,设立减速、禁止鸣笛等标牌,以减小施工运输对动物迁移的阻隔作用,若在施工过程中发现珍稀动植物,应第一时间上报相关部门,并咨询专业人士采取适宜的保护措施。项目虽然为水库建设项目,但建设区域内植被茂盛,应做好森林防火相关的各项准备工作,做好施工期防火宣传,严格落实各项森林防火措施,避免森林火灾的发生,对区内生态环境造成破坏。

陆生植被恢复与补偿措施:陆生植被修复措施应遵循保护原有生态系统的原则,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耕地资源。弃渣场生态修复,可选用碎石覆盖土壤表面,再用保水剂处理土壤,使其含水力增大;利用植物营养法、生态袋等方法修复边坡。同时需要做好生态恢复初期的养护管理。同时根据水土保持方案,从水土流失防治分区与措施总体布局等方面做好水土流失防治工作。在进行植被恢复时,植被选择当地本土物种,如桤木、柏木等,避免外来物种入侵风险。根据《旺苍县林业局关于核实旺苍县小王沟水库工程周边天然林、公益林、重要湿地分布情况的复函》,本项目灰岩料场涉及国家二级公益林0.7379公顷,库区淹没区涉及国家二级公益林0.0053公顷。经核实,目前本项目灰岩料场选址已进行调整,不再占用国家二级公益林,相关林地手续正在办理。建设单位目前正在办理使用林地审核同意书,本次评价要求建设单位在未取得相关林地用地审批手续前不得开工建设。

7、水生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优化工程设计及施工工艺:合理调整施工进度和施工期,工程影响水域鱼类繁殖期大多数在3~9月,同时涉水工程应避开广元禁渔期时段,以减少工程施工对鱼类繁殖活动的影响,并严格控制夜间施工时间。涉水施工对下游河段的饵料生物,产卵场会产生较大的影响,为此,要优化涉水施工期,应选择在枯水期施工,并避开鱼类繁殖期。同时,通过选择低噪音机械降低施工噪音,选择最佳弃渣地点,以减少施工作业对水质及浑浊度的影响。

加强鱼类保护管理:打击违法捕鱼,如电捕鱼、炸鱼、毒鱼等,加强《渔业法》的宣传,严禁在禁渔明捕鱼,发动群众参与鱼类资源的保护。繁殖季节禁止采卵捞苗,确保常规品种鲤、鲫及其他鱼类的自然繁殖。

8、施工期风险防范措施

环境风险防范措施:①加强施工废水处理,按照环评要求建设废水处理设施,废水回用不外排,加强施工管理,设置专人负责施工废水处理设施的日常管理、监督和维护。②涉水工程一旦出现施工废水事故排放事件,应立即停止相关生产设施的运行,停止废水处理和排放,从源头控制废水产生,并尽快找出事故原因,检修事故设备,尽快恢复废水处理设备运行。同时,应立即向地方政府和当地环保部门汇报出现的事故情况,并对事故发生后的上、下游水质进行监测分析,进行事故评价。

生态风险防范措施:①防火措施:施工期间加强森林火灾建设系统建设,建立施工森林防火、火警警报管理制度,做好施工人员火源管理,没有许可的情况下严禁一切野外用火,以避免森林火灾的发生和及时发现森林火灾。②生态入侵防范措施a.加强《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和《国家林业局关于加强野生动物外来物种管理的通知》的宣传力度,提高施工人员保护野生动植物资源、维护生态安全的意识。b.做好施工人员和其他外来人员入境检查工作,禁止将外来物种带入项目区内饲养和种植。c.加强施工人员和其他外来人员管理,严禁在项目建设区内及其周边地区开展外来物种的野外放生活动。d.做好项目工程植被恢复物种的选择工作,尽量使用当地分布的常见物种或本地培育的树苗,选用常见景观用植物,如高羊茅、黑麦草、草地早熟禾等,禁止携带放生当地无分布的外来植物,以免造成外来物种入侵。③强化水生态环境的风险应对措施:项目建设单位应当具备应对突发危险品事故的技术、人力和物料基础,拥有应对一般危险品事故的能力。为更好应对突发事故,降低事故损失,建设单位还应落实如下措施:a.工程建设过程中,严格落实重大事故及时上报制度,切实发挥重大事故协同救援优势,缩短事故救援时间,最大限度降低事故损失。b.施工作业期间发生燃烧、爆炸、污染、中毒等事故时,事故救援小组应立即采取相应紧急措施,防止事态扩大,并及时向当地生态环境部门报告,共同采取措施消除危害。c.工程建设过程中,应严防施工废水或其他危险品进入水体,一旦发生此类事件,除采取上述措施以外,应立即协调所在地政府部门派出环境专业人员和监测人员到场工作,对水体污染带进行监测和分析,并视情况采取必要措施。

 

运营期

1、废水

蓄水前库底清理:根据《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征地移民安置规划设计规范》(SL290-2009)的规定,为了防止淹没于水库内的树木、杂物等对水体水质和水库运行造成影响,在水库蓄水前必须对库底进行清理,清理工作完成后,由建设单位、设计单位、市(区、县)人民政府及其他相关单位的领导与专家组成验收工作组对库区进行验收,验收合格后方能进行水库蓄水。根据水库运行方式和库区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确定一般清理范围为:居民迁移线以下的建、构筑物的拆除与清理;正常蓄水位以下的林木砍伐与迹地清理,防止水质污染的卫生防疫清理;正常蓄水位以下大体积建、构筑物残留体等清理。

农村面源污染控制措施:库区及支流农村居民的生产和生活活动会产生较大的面源污染。对于面源污染,根据国家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建议采取以下措施进行控制:(1)对于有条件采取小型污水处理设备进行生活污水处理的集镇,建议由各级政府按一定比例拨付一定的款项进行建设。同时大力提倡并扶持建设沼气池,既减少了森林资源的消耗,又分解了农村很大一部分有机物,防止这部分有机物最终进入水体变成水中的营养物质。(2)加强流域内农民的环保意识,指导农民科学合理地施用化肥和农药。推广低毒、低残留农药使用补助试点经验,开展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和统防统治。实行测土配方施肥,推广精准施肥技术和机具。(3)坚决实施退耕还林,有条件的让农民营造一部分经济林,既增加农民收入又保护了区域河流水质。(4)针对水库集雨区范围内,制定《水污染防治行动规划》,从而进一步消减周边面源污染。

饮用水源地保护:鉴于小王沟水库具有乡镇及农村供水功能,本阶段对于水源地水质保护提出以下具体的措施和要求:(1)划分保护区后,认真贯彻落实《保护区饮用水水源保护污染防治管理规定》、《广元市城市饮用水水源保护条例》,采取积极的水源保护措施,突出重点,加强监督与管理;(2)在城市饮用水水源准保护区内,禁止新建、改建、扩建产生有毒有害物质或者对水体污染严重的项目和设施;禁止将可溶性剧毒废渣和废液废水向水体排放、倾倒或者直接埋入地下;禁止设置化工原料、矿物油类及有毒有害矿产品的贮存场所,以及生活垃圾、工业固体废物和危险废物的堆放场所和转运站;禁止从事可能严重影响城市饮用水水源地水质的矿产勘查、开采活动。(3)在城市饮用水水源二级保护区内,禁止设置排污口;禁止新建、改建、扩建排放污染物的建设项目;禁止填库、围库、拦截水库支流;禁止从事经营性取土、采石(砂)等行为;禁止肥水养鱼、建设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等。已建成的排放污染物的建设项目,由市或者县级人民政府依法责令拆除或者关闭。(4)在城市饮用水水源一级保护区禁止新建、改建、扩建与供水设施和保护水源无关的建设项目;禁止与保护水源无关的船舶停靠、装卸;禁止使用农药和化肥;禁止机械清洗、焚烧垃圾、洗涤、放养畜禽、旅游、游泳、垂钓或者从事其他可能污染饮用水水体等行为。已建成的与供水设施和保护水源无关的建设项目,由市或县级人民政府依法责令拆除或者关闭。(5)市、县级人民政府应当在城市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的边界设置明确的地理界标和明显的警示标志等标识,并且符合国家有关图形标志规范。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擅自改变、破坏城市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内的地理界标、警示标识、隔离防护设施和应急处理设施。(6)市、县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城市饮用水水源保护区上游沿河、沿库的城镇生活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及配套管网规划和建设,确保正常运转。城市饮用水水源二级保护区内的城镇生活污水经收集后引到保护区外处理排放,或者全部收集到污水处理厂(设施),处理后引到保护区下游排放。

管理用房生活污水:本项目设置管理用房(主要用于办公),水库运行期间在当地招聘7个管理人员协调管理。建设单位拟在管理用房设置化粪池一个(有效容积5m3),生活污水通过化粪池收集处理后定期通过密闭罐车运至附近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置。

库区及上游区域污染源治理:建议加大力度宣传水源保护相关要求,重点宣传对象为水库范围内农户。并要求生活洗衣等所有生活污水一律进入农户粪坑内,采取农地浇灌,禁止向水库排污。生活垃圾通过环卫垃圾箱等设施收集后,定期清运,垃圾箱贮放场所应设置于水库保护区外,防止地面渗漏液随雨水进入水库。

库区水质富营养化预防:建议当地政府禁止使用含磷的合成洗涤剂,可有效减少磷排放,降低富营养化水体TP 含量。结合广元市农业生态与环保工作要求,对农村化肥农药、畜禽粪污、农作物秸秆、废弃农膜等农业面源污染全面治理。大力推广农作物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减少化肥农药使用量;大力引导养殖企业、大户配套粪污处理设施,发展循环经济,实现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合理种植农作物,减少土壤侵蚀、水土流失与肥料流失。建议地方政府加强库周含排污口项目的审批管理工作,合理论证排污口选址,排污口应尽量安排在流速较大且方向单一的部位,尽可能避开水动力交换弱、自净能力差的区域,科学利用水域的自然水动力条件减少营养盐扩散。利用放空构筑物、提水泵站优化调度达到改善库区水质。用工程调度动态调节进出库水量,加快水体更换速度,调整清出污时机,以有效减少库区污染物。加强库区富营养化的巡查工作,制定富营养化处理应急预案;对有可能发生富营养化的局部区域开展生物生态性措施、物理工程性措施、化学方法等措施的实验研究工作。

库内漂浮物清理:水库管理单位配置打捞船一艘,对库内漂浮物定期进行清理。每年汛期后,应加大清理力度。打捞上来的漂浮物等与管理区生活垃圾一并处理。

加强水质监测:为及时了解库区水质变化情况,为有关部门及时采取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工程建设后,需对取水点的水质开展相关水质监测工作,严防水质污染,以满足乡镇供水和农村人畜用水的要求。

2、固废

生活垃圾:管理区设置垃圾桶进行垃圾收集,生活垃圾清运至管理区的垃圾池暂存,定期清运至附近的垃圾填埋场处置。同时对垃圾池及时清理,经常喷洒灭害灵等药水,以防止苍蝇等害虫的滋生。

废旧机修零部件:废旧机修零部件大多为废旧金属配件和塑料配件,这部分固废可以回收利用,在管理上设置专门的临时堆存点,统一出售给废旧物质回收站。

3、生态保护措施

下泄生态流量:由于水库大坝的建成,形成了一定的减水河段,因此工程考虑下泄一定生态流量将对其减水河段的水生生态环境有一定的改善作用。依据《江河流域规划环境影响评价规范》(SL45-2006)和《水利水电工程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导则》(SL525-2011),结合此工程实际情况,为了尽量减少小王沟水库修建后对下游河道生态环境的影响,将向坝址下游处提供多年平均流量的 10%作为生态流量维持下游河道生态需要,即下泄流量为0.0224m3/s,合计年下泄水量为70.64万m3。根据水工设计和施工布置等情况,生态放水管为Φ300mm钢管,并置入取水(放空)隧洞混凝土中,放水管进口位于隧洞闸室,保证在小流量来水时生态放水管也能满足放水流量要求,放水管出口末端设置阀门,通过局部开启阀门放水,能够满足自由出流的条件。经径流调节计算,小王沟水库多年平均向坝址下游下泄水量70.64万m3,将更好的改善下游河道枯期生态环境。生态放水管采用混凝土包管,并在放水管设置末端设置阀门,通过局部开启阀门放水,能够满足自由出流的条件。生态流量下泄方式简单、管理方便、方法得当,工程布置合理,取水可靠。

为保证下游河道生态用水量,需在下泄流量设施处设置一套在线监控设施,拟选择SULN-200F 型超声波流量计。该流量计采用非接触式超声波进行流量的测量,适用于水、海水等可均匀传导超声波、流速在0~30m/s的液体,可测量15mm~6000mm的钢、铸铁、水泥等管道,可分别安装于放水管和放水渠处。该流量计具有自动数据储存功能,并可与电脑连接进行流量检测原始数据的长期备份和储存。在线监控设施与大坝同时建设,初期蓄水前完成。由小王沟水库运行调度人员负责监控初期蓄水和运行期的流量下泄情况,并负责数据的存储、分析、统计和整理,定期向环保部门上报。

陆生生物保护措施:设置宣传牌,加强过往人员的生态保护意识,通过宣传法律法规等内容警示相关人员禁止捕猎野生鸟类、兽类、两栖类、鱼类等动物、禁止滥砍滥伐树木,以此降低工程运行期对区域陆生生态环境的影响。

水生生物及鱼类保护措施:小王沟水库及渠系工程投入运行后水生生态环境发生巨大变化,进而给在此水域内生存的水生生物带来一系列的影响。为尽量减小该工程建设对水生生态环境的影响,建设单位应加强水库工程建设和运行期的管理,在工程影响区域加大宣传力度,设立宣传和警示牌,专门设立监管支出项目,并加强对施工人员的管理和环境保护的宣传力度。本工程总工期较长,因此建议建设单位与渔政主管部门建立协调小组,加强施工期和营运期对影响区域的管理,为确保各项监督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业主应提供一定的经费以宣传渔业法律法规。

4、土壤环境保护措施

加强灌溉水水质管理,开展灌溉水水质监测。灌溉用水应符合农田灌溉水水质标准,对因长期使用污水灌溉导致土壤污染严重、威胁农产品质量安全的,要及时调整种植结构。

合理收集处理固废、废水。对运行期工作人员产生的生活废水及生活垃圾统一收集处理、确保其达标后排放。

增强周边住户保护意识。对水库灌区范围内住户进行土壤环境保护宣传,推广物理防治和生物防治技术,减少高毒、高残留化学农药的使用,禁止乱丢弃生活垃圾、农药等残留品,减小对灌区周边土壤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