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解读:旺苍县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旺苍县“十四五”数字政府建设规划》的通知
图解:旺苍县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旺苍县“十四五”数字政府建设规划》的通知
旺府发〔2023〕15号
旺苍县人民政府
关于印发《旺苍县“十四五”数字政府建设规划》的通知
各乡镇人民政府,县级各部门,旺苍经开区管委会:
现将《旺苍县“十四五”数字政府建设规划》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旺苍县人民政府
2023年6月15日
前 言
数字政府建设是落实网络强国战略、加快建设“数字中国”的必然要求,是推进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途径,是提升服务质量、增强政府公信力、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的重要举措。通过构建数字化业务,强化数字化支撑和实施数字化管理,促进政府数字化转型,引领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为明确“十四五”期间我县数字政府建设的目标、架构、任务和保障措施,更好指导全县开展数字政府建设工作,依据国家相关战略部署和《四川省“十四五”数字政府建设规划》《广元市“十四五”数字政府建设规划》《旺苍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等要求,编制本规划。
第一节 发展现状
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统筹推进。5G和光纤“双千兆”网络加快建设,推进了跨行业共建共享、互联互通,实现县城区5G网络连续覆盖,重点工业园区、企业、景区等重点区域5G网络有效覆盖,为产业数字化、数字政府和数字社会建设提供高质量的网络支撑。加速“双千兆”新型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固定和移动网络普遍具备“千兆到户”能力,提升网络安全保障。
数字政务服务能力不断提升。优化政务服务资源配置,加强统筹协调,依托全省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深化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建设。持续推进政务服务事项标准化工作,设计线上线下融合操作规范,推动服务事项清单、办事指南等信息发布,优化政务服务事项管理系统。对接全省统一的“一件事一次办”部署,实现相关事项申请一套材料、一个指引、一套流程、一个指南、一口受理。
行业数字应用水平稳步提升。智慧公安信息化应用水平显著提高,数据赋能警务实战成果明显。智慧政法深入推进智能化建设,“雪亮工程”、综治中心建设全面完成,“天网”“慧眼工程”建设有序推进。应急管理综合信息平台基本建成,智慧交通网格体系基本形成,智慧环保稳步推进,快速建成省市县三级环保系统指挥调度应急综合展示系统、环境监管网格化综合管理系统。
数字政府体制机制逐步完善。数字政府建设的政策保障与支持不断强化,《关于明确数据整合共享和政务云平台管理有关工作的通知》等一系列文件相继出台。初步形成了县政府办(负责电子政务外网工作和政府网站建设)、县经济信息化和科学技术局(负责信息基础设施工作和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及县行政审批局(负责全县政务服务和公共资源交易信息化工作和“一网通办”工作协调)共同参与、分工负责的组织管理架构。
第二节 存在问题
数字政府管理架构尚不清晰。数字政府建设缺乏统一规划、统一标准,顶层设计需进一步强化和完善,“一办、一中心、一平台”支撑力度不够,与数字政府建设相适应的法律支撑体系需要加强。同时,全县技术支撑体系较弱,人才培养机制不能满足政府数字化转型的需要,缺乏既懂业务工作又精通信息技术的复合型人才。
政务服务能力有待提升。政务服务体系建设不够完善,线上线下办事一体化服务水平不高,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办理能力建设有待深化,渠道有待拓宽,场景应用创新能力弱,部门协作流程较繁琐,协作效率低。各单位数字化应用系统不健全,覆盖范围不足,用于服务公众的综合性信息系统缺乏,与现代化治理、提高政府服务效能不相适应。
数字服务能力亟待加强。大数据资源体系建设还不够健全,数据权责不清晰,政务数据资源治理水平亟待提升,大数据能力平台在支撑协同监管、协同工作、政务服务、数字化治理和科学决策等方面作用尚未充分发挥,直接影响部门业务协同。
协同治理模式尚未成型。各行业系统间数据共享与开放程度低,开放共享的意识较为淡薄,以部门为主的信息化建设模式导致不同部门的信息化水平和获得资金支持不同,信息化建设成效也千差万别,导致难以超越本部门的利益和职能发挥流程再造作用,不能很好地实现资源合理配置。
第三节 面临形势
从全国看。推进数字政府建设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2019年10月,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指出要推进数字政府建设,深化政府数据开放共享,不断提高决策科学性和服务效能。数字政府已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全面改革发展、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再创营商环境新优势的重要抓手和重要引擎。当前,全国各省市积极探索“数字政府”“互联网+政务服务”建设,涌现出一批成功经验,出台或正在加紧制定数字政府建设专项规划,为推进数字政府建设作出整体部署。
从全省看。四川省获批全国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数字政府建设将成为全省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城市高效智能运行、产业创新升级发展的重要支撑。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数字政府建设工作,先后出台了《四川省“十四五”数字政府建设规划(2021-2025)》等系列相关政策文件,要求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手段积极开展数字政府建设,加快了政务信息化建设体制改革的步伐,全省数字政府建设进入实质性阶段,各市(州)数字政府规划、建设有序开展,各级政府的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转型加速推进。
从全市看。近年来我市政务信息化建设取得了一定成效,电子政务和社会治理信息化建设取得初步成效,政务信息化已成为政府高效履职行政的重要手段。我市数字政府建设特别数字政府顶层设计、数据资源整合共享、数字政府能力等领域仍存在不足,现有建设投入及应用不多。当前,我市正进入现代化建设新征程起步期、高质量发展加速期、全面振兴跨越关键期,加快川陕甘结合部现代化中心城市建设,着力加强数字政府建设实现治理能力现代化,将为我市打造区域发展高地、重要门户枢纽、生态文明典范、康养旅游胜地和幸福美丽家园起到重要支撑。
从全县看。要以利企便民为导向,突出需求牵引、数据驱动,打造技术架构、标准规范、运行机制、管理体制为一体的数字政府总体框架,有效推进政府内部职能和外部功能数字化转型,创新政府管理和社会治理模式,加快建设数字服务型政府。
第二章 总体要求
第一节 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关于数字政府建设的部署要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路,以提升政府治理效能为目标,充分利用省、市信息化基础资源和支撑平台,重点推进政务系统应用、营商环境优化、特色应用开发,全面深化数字技术在政府运行、政务服务、公共服务、政府治理等领域应用,推动我县政务信息化向数字化、智能化转型,打造高效协同安全的数字政府体系,促进区域经济与特色产业发展,全面提升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提高政府决策的精准度和及时性,推进我县整体协同、高效运行的数字政府建设。
第二节 基本原则
坚持改革引领,制度保障。将数字政府建设作为深化“放管服”改革的关键抓手,以改革的思路和办法着力破除数字政府建设的体制机制障碍,探索各部门数字政府职能整合新路径,构建系统完善、运行有效的发展新体制,形成数字政府发展新格局。
坚持以人民为本,整体推进。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理念,以便民惠民利民为根本目标,大力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强化事中事后监管,增强人民群众在数字政府建设中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坚持问题导向,统筹规划。强化顶层设计,优化资源配置,推动信息技术与政府治理深度融合,以技术创新促进业务创新,以制度创新保障管理创新。探索数字化应用、服务模式和治理方式创新,推动政府数字化转型。
坚持开放共享,协同合作。深化各部门之间合作机制,积极引进社会力量,开展数字政府建设合作,坚持发展导向,强化共享开放,优化营商环境,提高政务服务满意度,鼓励和引导政务数据资源有序流动与规范利用。
第三节 发展目标
到2025年,数字政府治理机制和服务体系成熟完备,政府统筹能力、服务能力、治理能力、协同能力、安全能力和发展能力全面增强,高标准建成人民满意的数字政府。加快建成全县统筹的数字政府一体化运行体制机制框架,形成整体推进、政事企合作的工作格局。以大数据能力平台为支撑的政府数字化精准治理体系初步形成,政务云平台整合完善。政务网络体系改造升级,网络承载能力、数据交换能力、业务支撑能力、网络信任能力大幅提升,5G网络、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网络实现深度覆盖,有力支撑各种智慧应用场景。
数字资源共享高效利用。释放数据红利,制定数据开放制度和标准规范,推进数据共享开放平台建设,公共数据开放取得实质性进展,数据开放质量和使用效率得到大幅提升,实现数据资源充分共享、安全利用、有序开放。
数字决策治理科学精准。强化大数据分析,支撑政府决策和高效履职,在经济发展、政务服务、文化旅游、民生保障、生态环保等领域,形成一批有带动示范效应的大数据智慧应用,政府决策科学化水平显著提升。
第三章 重点工程
第一节 数字政府基础设施建设
建设高速稳固的基础网络。全面升级电子政务外网,统一政务外网互联网出口;加快非涉密政务专网向电子政务外网迁移整合,积极布局5G网络,加快县城全域覆盖,除特殊情况外,原则上不再新建专网专线。
构建万物互联的感知系统。加快推进物联网部署,推动灯杆、井盖、堤坝、地下管网等城市基础设施智能化改造,提升物联感知设备的接入能力;积极推广物联网在视频监控、环境监测、智慧农业、智能交通、智能电表及车联网等领域的应用,构建全面的城市感知系统;建设全县统一的物联网管理平台,推进各种物联网前端设备按统一标准接入,推进物联网感知数据分析挖掘和有效利用。
统筹建设绿色云计算集群。按照四川省政务云架构和“全省一片云”布局,对现有数据中心逐步整合,建设绿色节能旺苍云计算集群,提升大数据和云计算存储、支撑和服务能力;建立规范可靠的容灾备份体系和容灾管理应急保障机制,实现关键数据异地灾备和关键应用多云部署,为数字政府建设保驾护航;开展政务云、医疗云、教育云、云灾备等特色信息服务。
搭建数字政府大数据中心。以全省建设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国家枢纽节点和省大数据资源中心为契机,加快建设功能完善、数据资源丰富的旺苍县大数据资源中心,实现“聚好数据、管好数据、用好数据”。提供全覆盖、全服务的数据存储、交换、计算能力,推动数据资源跨部门、跨层级、跨区域共享共用。聚焦数据“聚、存、通、管、用”,构建统一高效、互联互通、安全可靠的数据资源管理体系。
专栏1 数字政府基础设施工程 |
1.电子政务外网。电子政务网络完成相关部门的连接,升级互联网出口带宽。 2.各部门非涉密业务专网。将部门各类分散隔离的业务专网,通过网络割接、业务迁移等方式整合到统一的电子政务网络体系,推动整合现有音视频专网,充分利用线路资源,减少重复建设,为数据共享及大数据平台提供网络支撑。 3.政务网络IPv6升级改造。电子政务外网实现IPv6升级改造,全面实现网络业务的负载均衡和备份功能,提升电子政务网络的承载能力。 4.云计算服务能力。依托全市已建设云计算数据中心资源,推动重点绿色数据中心建设。根据资源使用、接入需求和业务拓展情况,适时调整承载容量和规模。 5.物联感知接入工程。加快物联网在电力、水务、燃气、城管、交通等领域的广泛应用,实现远程抄表、智能控制等功能。 6.数字政府大数据中心。依托全市数字政府大数据中心,建设我县数字政府大数据中心,作为政府数据存储和管理的重要载体,实现数据资源的集中管理。汇聚整合正在建设和已经建成的各类数据中心的数据资源,构建我县政府大数据中心。 |
专栏2 安全基础设施建设工程 |
1.网络与信息安全基础设施。建设网络与信息安全基础设施,新建重点信息安全管理业务系统,构建密码保障、身份认证、保密监管、检测评估和监测预警等技术支撑体系。 2.电子政务网络安全。进一步细化电子政务网络体系,制定相应级别的网域保护要求,部署对应的网络和安全设备,满足不同级别业务安全需求,为分散隔离的部门自建网络纳入统一的电子政务网络体系奠定基础。 3.等保2.0工程。以《网络安全等级保护2.0:第三级网络安全防护要求》对现有网络安全设备进行升级和补充,加强基础设施、重要系统和数据资源的安全保障能力。 |
构筑牢固可控的安全防护。全面推动国产自主可控产品在重要领域、关键环节的应用;使用符合规范的国产密码基础设施,建设国产密码技术支撑平台,规范、完善和深化国产密码在政务云平台等政务服务系统的应用;加强大数据安全技术的应用,强化大数据安全管理和隐私保护。
第二节 搭建数据资源支撑平台
建设数字“领导驾驶舱”。构建旺苍数字政府运营指挥中心架构与指标体系,融合多样数据、整合各条线管理平台,形成“主题+专题”相结合的数字“领导驾驶舱”,建立“用数据说话、用数据决策”的治理服务新模式。围绕综合态势、经济决策、产业发展、城市管理、生态环保、应急指挥、重大项目管理等主题领域,实时展现城市运行的全景信息,开展多维度可视化分析,支撑我县“平时”“战时”状态下的分析决策。
专栏3 数字“领导驾驶舱”建设工程 |
数字“领导驾驶舱”建设基于城市“一张图”的城市运行体征与态势分析、事件管理、辅助决策、联动指挥四位一体的“领导驾驶舱”。将城市的人、事、物、空间等信息进行统筹管理,实现终端感知系统与“领导驾驶舱”的互联互通,统一监控城市的环境、交通、治安、公共服务、舆情等城市运行体征状态,实现统一的协同指挥调度,提升城市管理水平和公共安全。 |
统筹建设大数据平台。加快推进全县政务信息资源目录和信息共享目录的梳理,统筹全县各业务系统按统一规范接入市级数据共享交换平台,实现与省级共享平台全面对接,提升信息资源共享交换效率;完善人口、法人、自然资源和空间地理、社会信用、电子证照等5大信息资源基础库;建设宏观经济、政务服务、社会治理、生态环境、公共服务、统一战线等重点领域主题库;推进交通出行、电子商务、物流运输等行业专题库建设;打造旺苍县物联感知库;重点围绕政务服务、经济发展、企业运营、城市管理、公共服务、生态环境、社会治理、应急联动等运行管理问题,构建针对特定领域应用的智能分析模型;实现数据资源产生、采集、存储、交换、加工、整合、使用、反馈等环节的管理。升级完善公共数据开放平台,提供数据注册集中发布、便捷检索、挖掘分析、多样接口、安全存储等功能。
专栏4 大数据平台建设工程 |
1.县级数据共享交换平台。加快推进全县政务信息资源目录和信息共享目录的梳理,统筹全县各业务系统按统一规范接入市级数据共享交换平台,实现与省市共享平台全面对接,提升信息资源共享交换效率。 2.数据库建设。完善人口、法人、自然资源和空间地理、社会信用、电子证照等5大信息资源基础库;建设宏观经济、政务服务、社会治理、生态环境、公共服务、统一战线等重点领域主题库;推进交通出行、电子商务、物流运输等行业专题库建设;打造旺苍县物联感知库。 3.大数据决策分析平台。重点围绕政务服务、经济发展、企业运营、城市管理、公共服务、生态环境、社会治理、应急联动等运行管理问题,构建针对特定领域应用的智能分析模型。 4.县级数据治理平台。实现数据资源产生、采集、存储、交换、加工、整合、使用、反馈等环节的管理。 5.公共数据开放平台。升级完善公共数据开放平台,提供数据注册、集中发布、便捷检索、挖掘分析、多样接口、安全存储等功能。 |
集成建设能力开放平台。对接省市的统一身份认证平台、可信电子证照系统、地理信息公共平台、社会信用公共平台、电子印章系统、电子签名系统等公共支撑平台,实现信息数据向市公共支撑平台归集,并完善相关配套系统建设,提升全县政务应用的公共支撑能力。提供物联网设备管理、数据汇聚、应用开发和业务分析等服务,形成物联网设备集中管理入口和数据汇集枢纽,支撑各部门和跨领域的物联网应用部署。实时对接省级已统筹建设的区块链、数字孪生、高分卫星、人工智能等技术支撑平台,夯实在线感知及处理的数字化基础支撑,为各级各部门和各类应用系统提供统一高效的连接、计算、分析等技术能力。
专栏5 数字政府业务支撑平台拓展工程 |
1.公共支撑平台。对接省市的统一身份认证平台、可信电子证照系统、地理信息公共平台、社会信用公共平台、电子印章系统、电子签名系统等公共支撑平台,实现信息数据向县公共支撑平台归集,完善相关配套系统建设,提升全县政务应用的公共支撑能力。 2.物联网管理平台。提供物联网设备管理、数据汇聚、应用开发和业务分析等服务,形成县物联网设备集中管理入口和数据汇集枢纽,支撑各部门和跨领域的物联网应用部署。 3.对接省市技术支撑平台。实时对接省市已统筹建设的区块链、数字孪生、高分卫星、人工智能等技术支撑平台,夯实在线感知及处理的数字化基础支撑,为各级各部门和各类应用系统提供统一高效的连接、计算、分析等技术能力。 |
第三节 创新数字政府智慧应用
建立科学高效的决策支撑体系。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构建全县跨部门、跨层级的一网协同机制,全面推进政府机关数字化改造,推动县、乡(镇)两级政府内部办公流程再造、效能提升,形成核心业务全覆盖、横向纵向全贯通的数字化工作体系,实现政府决策指挥协同、监管协同、审批协同,提高机关现代化运行管理效能;推进各部门数据共享开放,运用大数据管理好公共权力、公共资金、公共资源和公职人员,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加快构建现代化机关职能体系和机构编制配置管理体系,推进绩效数字化动态管理。完善数字政府项目管理机制,保障政务信息化服务项目的统一性、整合性,提高项目建设质量和管理水平;打造大平台支撑、大数据监督、大系统融合的“智慧人大”,加大人大立法和监督、政协参政议政数字化支撑力度,扩大立法公众参与度,拓宽人大代表履职交流、知情知政渠道。建设网络互连、数据共享、信息互通的“互联网+智慧政协”,提高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水平。深入推进智慧法院建设,提升诉讼服务、审判执行智能化、智慧化水平,纵深推进“互联网+审判”,推进审判体系和审判能力现代化。推进智慧司法建设,加强政法部门数据跨边界共享和协同治理,不断提升数字法治发展水平。
专栏6 党政机关运行数字化提升工程 |
1.协同办公。加快推进政府系统协同办公平台建设,按照“成熟一个、对接一个”原则,逐步接入部门现有办公系统,实现跨地区、跨部门、跨层级信息共享和办公协同。改造提升县级电子政务外网骨干网络,优化县政府门户网站集约化平台。建设公务用车综合管理平台、党政机关办公用房管理信息系统,改造提升能耗监测系统平台。 2.智慧财政。建设一体化财政预算管理系统,覆盖全县所有预算单位和银行,整合财政涉及的预算编制、财政供养、非税、债务、金融、会计核算、政府采购和资产等信息化系统。 3.智慧人大。聚焦立法辅助决策系统、联网监督平台、代表履职管理、国有资产监督功能建设,建设人大信息化体系。 4.智慧政协。建设委员履职平台,完善协商议政网络化系统,推动委员履职互联互通。 5.智慧统战。建设数据赋能平台、决策指挥平台、融媒体平台、舆情监测中心、政务服务中心,构建横向协同、纵向联动的统一战线数字支撑底座,推进大数据技术在全县统一战线各领域工作的运用。 6.智慧司法。优化整合各类信息、数据、网络平台,重点打造法治综合应用、法治决策研判、智慧刑事执行体系。 7.智慧法院。加快县诉讼服务中心升级改造,打造24小时诉讼服务体系。推进网络视频申诉和群众来信办理实质化,健全涉诉信访大数据分析,完善涉诉信访体系。建设司法审判数据关联系统,为各工种流程提供案件画像、群体画像、个体画像等功能服务。 |
打造优质便捷的政务服务体系。优化政务服务资源配置,加强统筹协调,依托全省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深化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建设;持续推进政务服务事项标准化工作,设计线上线下融合操作规范,推动服务事项清单、办事指南等信息发布,优化政务服务事项管理系统;优化办理流程,提升跨部门、跨地区、跨层级的政务服务办理水平,丰富“一件事一次办”事项,加强政务服务实体大厅“一窗受理”“一窗通办”建设,提升“异地受理”“省内通办”支撑能力;推进“就近办”服务建设,推动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向乡镇、村(社区)延伸,将群众办事频次高、办理量大的事项更多下放到村(社区),实现“足不出村(社区)”即可办事;推进“指尖办”服务建设,完善“天府通办”旺苍分站点移动端服务应用。整合优化自助服务终端,在政务服务实体大厅创建政务服务自助专区,在乡镇、村(社区)、银行网点、大型住宅区、园区等政务服务需求集中的场所增设自助服务终端,实现群众全天候自助查询、咨询、申办的政务服务自助模式;完善政务服务监管评价体系,完善政务服务好差评制度,建设全县统一网络理政平台,进一步整合部门热线、网络问政、网络咨询、投诉举报平台等功能,提高网络理政诉求和转办效率;梳理办事频次高、办理量大及涉及业务高度相关的跨部门、跨地区、跨层级的政务服务事项,联动县级相关部门,推动“一件事”线上线下“一次办”改造,优化申报方式、受理模式、审批程序、系统建设等,实现相关事项申请一套材料、一个指引、一套流程、一个指南、一口受理;对接全省统一的“一件事一次办”部署,推动本地“一件事一次办”事项清单积累及窗口建设。优化营商环境数字化工程,深化商事登记制度改革,推进涉企服务提升专项工作,整合梳理涉企服务清单,改造优化企业开办、用水用电用气、不动产登记、信贷服务、纳税、知识产权、纠纷处理、项目申请等服务流程,推动涉企服务应用集成建设,提高企业办证办事便利性;汇聚惠企政策,依托全省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和县政务服务实体大厅,完善同城信息化升级改造,搭建惠企政策信息综合服务体系,实现惠企政策线上线下“一窗通览”;推进公共资源交易全流程电子化、数字化、智能化建设,持续优化政府采购、招投标等各类公共资源交易运行效率、管理水平、服务质量和监管能力。探索建设风险监测、穿透预警、大数据分析等金融业务服务应用。
专栏7 政务服务改造提升工程 |
1.“天府通办”旺苍分站点。完善“天府通办”旺苍分站点(Web端、移动端)建设及运营管理,对已上架的应用做好检测完善,做好政务服务网分站点的信息更新工作。 2.“就近办”建设部署。推动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应用部署向乡镇、村(社区)延伸,结合便民服务体系建设,聚焦商事登记、卫生健康、社保医保等群众办事频次高、办理量大的相关事项梳理项目清单,公布“就近办”办事指南和服务下沉地点列表,做好事项审核发布,通过授权、委托、下放等方式实现服务触角向基层延伸。 3.“一窗通办”改造提升。逐步推进无差别综合窗口建设,完善制度规范综合窗口管理,建好综合窗口服务队伍,梳理公示政务服务事项清单,明确受理条件、办理流程、申请材料,制定规范、公布指南,推行服务窗口“综合受理、分类办理、统一出件”的政务服务模式,推动政务服务实体大厅“一窗通办”改造及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一窗通办”服务流程衔接。 4.惠企政策信息综合服务体系。完善跨部门、跨地区、跨层级惠企政策汇聚机制,打造以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为基础,县政府及其相关部门网站为核心支撑,网站、服务平台和媒体协同、动态的惠企政策信息服务体系。加强数据资源共享开放,组织制定县级政务数据资源开放工作计划,加强统筹协调,确保更多的政务数据向社会开放。 5.公共资源交易平台。依托全省统一的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建设,改造提升县级公共资源交易平台,采购硬件设备,完善全流程交易。实现公共资源交易监督、决策、管理、服务等业务流程便利化、精准化。 6.政务服务“好差评”系统。在原有的短信、评价器评价的基础上,通过二维码、自助终端等渠道同步开展评价工作,推进“好差评”线上线下全覆盖。延伸评价触角,推动“好差评”向村“社区”覆盖,优化评价流程、提高评价功能易用性,推动服务评价全渠道覆盖、数据汇聚及和响应机制建设,完善“好差评”统计分析系统和量化指标体系。加大宣传力度,引导群众积极参与,不断提升好差评工作的社会知晓度和群众参与度。 7.网络理政平台。整合12345政务服务热线及相关部门热线资源,搭建统一的网络理政平台,接入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和政务服务实体大厅,完善任务管理、监测分析、预警纠错、考核评估等功能。 |
健全智慧均等的公共服务体系。依托“智慧广元—健康旺苍”项目—旺苍县全民健康平台,建设县域紧密型医共体信息化平台。健全“互联网+医疗健康”服务体系,实现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服务惠民、协同惠医、监管惠政的应用成效;依托5G技术,完善“互联网+医疗健康”支撑体系,夯实区域卫生平台软硬件建设,推进智慧医院和互联网医院建设,拓展基层系统互联网生态圈应用,汇聚健康信息“大数据”,形成卫生健康服务“大系统”,实现医疗、公共卫生等大健康信息的互通共享,加快形成全民健康信息化新格局;全面推动异地就医网上报备、主要医疗机构等全部上线跨省异地就医平台,逐步实现跨省异地就医联网结算全覆盖;全面推广电子社保卡应用。深化社保、医保业务一网通办、全城通办。建立健全覆盖全民、城乡统筹的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增强人民群众医疗保障获得感;助力提高医保现代化治理能力,增强医保基金使用安全性、规范性和有效性;加快推进“互联网+教育”。推进高水平教育信息化建设,完善学校信息化基础设施;综合利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虚拟现实技术探索未来教育管理新模式;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探索适应于网络新时代的新型教学模式。利用大数据推动个性化教学、精准化管理,形成学习型社会,推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建设四川知名教育高地;利用数字孪生技术打造社区数字生活新空间。整合政府对社区治理的各项应用,形成数字社会基本功能单元系统。优化基层社会治理机制,探索形成便利可及、平等包容和普惠共享的智慧化高品质公共服务新形态;整合公共服务、社会服务和商业服务,打造开放共享邻里交互模式,构建服务可及、睦邻友好的未来邻里新场景;加快文旅大数据建设,加强旅游监管,推动景区智慧化升级,实现“资源保护智慧化、经营管理智慧化、产业整合网络化”。加快建设文化市场监控指挥调度中心,提高文化市场行政执法效率与水平。加强公共数字文化、数字文物建设力度,提高信息化、规范化、智能化管理水平和服务能力。优化“智游天府”平台建设,实现文化旅游公众服务、综合管理、宣传推广的全面智慧化。整合资源打造智慧体育大数据应用平台,实现对全民健身、体育管理、体育人才培养、体育赛事、体育训练、体育产业、体育场馆及设施等各种需求的智能化决策支持;建设覆盖全县所有医疗机构的远程医疗服务体系,使基层群众和老年人得到优质均等的医疗服务。构建养老资源数字管理平台,提供养老大数据服务,实现与相关公共服务信息平台联网、与社区服务网点及各类服务供应商对接,整合线上线下资源,促进供需对接,增强精准服务能力,为老年人提供各类线上和线下融合的服务;大力发展“互联网+农业”、智慧农业等新型业态。依托数字“三农”平台,积极推动数字“三农”应用,引进推广数字农业农村新技术、新产品、新模式,开展5G、人工智能、区块链等应用试点,促进信息技术与农业生产、经营、管理、服务深度融合,缩小城乡“数字鸿沟”。
专栏8 公共服务智慧均等化工程 |
1.智慧医院工程。依托互联网、人工智能、物联网、数据融合等技术,按照省级智慧医院创建标准,开展全县3家省级智慧医院达标建设,完善升级医院基础系统,健全智慧医疗服务系统,完善智慧管理服务系统,搭建人工智能及新技术应用,建设院内集成平台及信息标准,实现院内互联互通。 2.县域紧密型医共体信息化平台。开展县内医共体平台信息化建设,提升县级医院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搭建人财物统一管理系统,构建互联网服务系统,建设分级诊疗系统,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构建消毒供应中心。优化区域医疗资源,引导医疗资源下沉,推进区域医疗资源配置更加合理高效,提高基层医疗服务整体能力。 3.全民健康信息平台。按照全省统筹区域平台建设标准和互联网+医疗健康建设方案等标准规范,优化升级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升级数据中心,升级完善健康信息平台子系统功能。基于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建设创新协同应用,构建大数据挖掘系统,完成与数据基座的对接,实现数据与政务平台的共享交换。 4.医保大数据治理。夯实基础信息,统筹全民参保登记库和持卡人员基础信息库建设,完善参保人员、单位基础信息库,实现“一数一源、一人一卡”。整合信息资源,依托互联网、移动终端等渠道增质量。 5.基层信息化提升。按照省基层信息化生态圈建设框架,开展基层信息化提升建设,升级完善网络安全建设、家庭医生签约、临床路径系统、医保控费、人工智能、电子病历、体检、职业病服务等。 6.文旅大数据中心。依托旺苍智慧旅游管理平台,接入交通卡口、环保、气象、旅游消费、酒店等数据,开发文化市场数据填报、产业资源、档案管理、数据加工等新界面,将旺苍智慧旅游管理平台升级改造为旺苍县文化旅游大数据中心。 7.文化市场监控指挥调度中心。依托政务数字基座,构建文化市场监控指挥调度中心,实现对全县网吧、电影放映场所实时视频监控。建设视频远程监控系统,实现对电子游乐经营场所、歌舞娱乐经营场所、A级旅游景区的远程视频监控。依托海量数据,搭建含有网络搜索、数据挖掘、现场取证等功能的软件平台。搭建大屏幕显示系统和地理信息系统和高清视频会议系统。 8.农业大数据平台。依托数字化技术体系,建设农业大数据平台,通过社会化服务体系为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合作社、联合社、龙头企业提供民生、治理、产业服务,提升农业经营主体土地规模经济性以及农业服务主体作业规模经济性。 9.三农大数据平台应用。依托数字“三农”大数据平台,积极推动数字“三农”应用,引进推广数字农业农村新技术、新产品、新模式,开展5G、人工智能、区块链等应用试点。 |
第四节 创新全域智慧的社会治理体系
深入推进智慧城管建设。优化城管体制与运行机制,推进城市管理与5G、AI、区块链技术融合,打造流程自动化、智能化城市管理场景化应用。加强城区基础设施智慧化管理与监控服务,持续开展市容市貌方面综合监管,提升城区精细化管理服务水平,努力营造城市发展的美好环境。
积极探索智慧警务新模式。推进视频监控网纵深覆盖,推广智慧安防区建设,提高警务人员装备水平,锻造现代警务的“尖刀”力量。强化城区、农村地区“雪亮工程”建设步伐,推进县、镇、村(社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三级平台建设,推动公安、政法三级备份网升级。推进公安数据内部互联互通,实现对人、地、事、物、组织的数字化管理,构筑以数据为关键要素的治安防控模式。全面开展指挥处置、侦查打击、管控防控、交管监管和队伍管理等智慧新警务应用。
深化智慧应急体系建设。建设科学化的安全生产责任、专业化的安全生产隐患排查和风险防控、标准化的事故灾害防护、实战化的应急救援、全民性的事故灾害防范教育“五大体系”,进一步提升安全治理法治化、应急管理科技化水平,重点行业领域实现安全发展、科学发展,应急管理综合能力和基层基础保障能力明显增强,重大安全风险得到有效管控,较大以上事故明显减少,自然灾害防治能力进一步提高,突发事件应对能力全面提升,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推进全面感知生态治理。强化5G、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和卫星遥感等新技术在生态环境领域的融合创新,建成生态环境业务应用“大系统”,全面加强生态环境监测与感知接入,深入挖掘生态环境数据资产价值,完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估分析与预警模型,建立及时感知、全面互联、多元共治的生态环境数字化治理体系,提升综合监管与科学决策等能力。
提升智慧交通发展水平。积极发展交通运输新基建,推动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5G等新技术与交通运输行业深度融合,助力科技治超、路权保障、路网监测、运输服务、行业治理等方面治理能力提升。
第五节 强化公平公正的智慧监管体系
推进“互联网+”监管发展。深化“互联网+食品”监管,加快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信息化服务平台的建设与运用,完善重要食品质量追溯体系,持续推进“明厨亮灶”工程建设,强化食品小作坊监管。推进“互联网+旅游”监管,汇聚全县旅游数据信息,强化跨领域、跨部门的监管数据互通共享;深化“双随机、一公开”等工作,加强信用信息共享共用和联合奖惩,推动跨区域、跨部门、跨层级综合监管业务统一运作、高效协同。
构建全域综合监管体系。建设完善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和产品质量追溯体系,强化药品、医疗器械等医药用品安全监管能力,构建药品安全风险防范体系。充分运用大数据技术开展产品质量问题的分析研判,提高特种设备的安全监管水平。提升网络市场和广告市场的精细化治理水平,建立并完善网络交易监管体系。深化食品、旅游等行业监管,推动全域综合监管业务统一运作、高效协同,形成全域统一的高效透明的监管大格局。
第四章 健全建设运维支撑体系
第一节 统筹全局的规划建设体系
统一规划。按照“急用先行”的思路,梳理并明确一批数字政府建设工程项目,根据专家及相关专业机构的评估结果,按照紧急程度和重要程度进行项目分级,按照新建类、整合优化类、接入类进行项目分类,将最终的结果纳入数字政府规划体系,作为全县“十四五”期间数字政府建设的重要任务。
统筹建设。明确数字政府建设主管部门,统筹做好全县数字信息化项目的协调工作,主要负责项目指导、监督管理、验收等工作,对未纳入数字政府规划体系的项目原则上不再进行新建。各级各部门作为数字政府项目建设的参与单位,要组织做好本单位项目的设计、立项、实施等工作,保证项目的建设效果和质量。
统一管理。加强数字政府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统筹管理职能,协调解决重大问题、重大投资、重大决策,明确建设目标、工作任务和实施计划。完善数字政府项目管理平台,保障政务信息化服务项目的统一性、整合性,提高项目建设质量和管理水平。建立数字政府建设督查评估机制,将相关工作任务列入重点督查事项,充分发挥督查评估的导向作用。
第二节 精准长效的运维管理体系
夯实运维基础。按照“管运分离、共同参与、统一标准、分级维护”的原则,建立旺苍县数字政府运营指挥中心,作为数字政府的运营管理单位。建立数字政府分级运维保障流程,构建技术标准和制度规范,实行分层分级差异化服务响应。强化技术支撑,提供涵盖解决方案、系统运维、容灾备份等专业化的技术服务,满足全县数字政府保障需求。
创新运维模式。充分发挥企业优势,采取购买服务等方式,加强网络、机房、云计算平台、大数据中心等基础设施运维管理,缓解专业力量不足问题,提升运维服务保障水平。
管控运维质量。建立数字政府质量管理和检测机制,执行双向深入检测,加强质量把关,确保数字政府系统建设符合国家、省、市相关要求。
第三节 可管可控的安全保障体系
安全技术支撑。利用现有安全可靠技术运用方面的经验,加快建设安全计算环境、安全县域边界、安全通信网络等安全可靠技术体系,加强安全可靠设备和系统的适配标准研发,推广成熟的安全可靠产品在数字政府建设中的应用,为数字政府建设提供持续的安全支撑。
安全等保制度。开展相应等级的安全审查、安全等级测评、风险评估和管理,做好信息系统定级备案、整改和监督检查。加强党政机关网站移动应用安全管理,提高网站防篡改、防病毒、防攻击、防瘫痪、防泄密能力。加强互联网网上管理手段建设,提高互联网安全管理水平。定期开展重要信息系统的安全检查工作。网站和重要信息系统开通前要进行安全等级测评,新增栏目、功能要进行安全评估。加强对网站系统软件、管理软件、应用软件的安全配置管理,做好安全防护工作,消除安全隐患。
安全保障策略。建立物理安全、网络安全、数据加密、数据备份、病毒防护等全方位安全保护策略,提高数字政府信息安全主动防御能力。建立数字政府网络安全应急指挥中心,制定安全应急响应预案,规范应急处理流程,明确任务分工,保障信息安全突发事件得到及时有效处置。加强重要领域信息安全保护,开展应急演练,定期检查,保障应急有效、及时到位。
第五章 保障措施
第一节 组织保障
在旺苍县数字政府运营指挥中心的统一领导下,统筹推进各级数字政府建设工作,加强顶层设计和统筹规划。各级各部门要高度重视数字政府建设工作,建立主要领导负责制,构建统一领导、上下衔接、责任明确、运转顺畅的全县政务信息化组织体系和各级各部门协同联动“一盘棋”的工作格局。进一步强化“一办、一中心、一平台、一专家委员会 ”职责,按照指挥中心的统一要求,统筹推进数字政府建设工作,加强对各单位信息化项目的集约化、共享化管理,做好数字政府建设的业务指导和管理;旺苍县大数据资源中心负责对数字政府建设的技术路线、数据共享、省市对接、标准规范等进行指导和监督;充分发挥政务云平台的统筹支撑作用,形成集约共享、灵活高效、安全可靠的统一数字政府技术支撑体系;充分依托省、市专家委员会,成立实体化的数字政府研究机构,对数字政府建设提供咨询和建议,提升决策科学化水平。
第二节 机构保障
由县数字政府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牵头,积极构建各级各部门协同联动的综合协调机制,进一步强化对我县数字政府建设项目和资金进行合理规划和统筹,正确处理统与分的关系。制定数字政府建设运营全过程质量管理要求和绩效评估指标体系,建立数字政府建设督查评估机制,实现督查评估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
第三节 队伍保障
加强数字政府人才队伍建设,全面提升全县各级领导干部数字政府意识;加快建立数字化转型专员制度,建设一支既精通政府业务又擅于运用互联网技术和信息化手段开展工作的复合型人才队伍。建立健全高层次人才薪酬管理和激励机制,加大数字领域专业人才引进力度,为数字政府建设提供人才支撑。组建数字政府建设专家团队,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持。
第四节 资金保障
加大资金支持力度,积极争取国家和省重大专项、新基建、信息安全等专项资金支持,多渠道强化资金保障。探索县数字政府建设资金管理办法,完善资金管理制度,明确运行维护经费的资金预算和使用计划。拓宽投融资渠道,鼓励社会资本参与数字政府建设,推动数字政府建设项目由政府投资建设向购买服务转变,实现政府轻资产运行,提高项目实施灵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