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推动旺苍嘉川化工园区加快发展的调查研究与思考
县政府办 旺苍经开区 县经济信息化和科学技术局
党的二十大指出,要推动能源清洁低碳高效利用,加强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推进工业、建筑、交通等领域清洁低碳转型。市委八届五次全会明确旺苍要建设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基地,县委十三届四次全会提出要突破性发展能源化工产业,持续优化完善煤资源、天然气资源、钒资源等能源化工产业主链。在全省工业产业布局中,旺苍嘉川化工园区是2个煤资源综合利用、3个钒资源综合利用的工业园区之一,高度契合党的二十大关于能源清洁低碳高效利用的战略要求。近年来,旺苍立足资源优势和产业优势,积极搭建清洁能源化工产业承接平台,规划建设了旺苍嘉川化工园区。当前,园区申报认定工作即将完成,开发建设和产业布局将逐步启动实施,但仍然存在园区建设管理难度较大、化工产业基础薄弱、园区后续发展限制因素较多等问题,亟需加以研究解决,切实推动化工园区做大做强,真正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中坚支柱。
一、旺苍嘉川化工园区建设现状
该园区是在原旺苍经开区煤资源综合利用功能区的基础上拓展规划布局的化工园区,主要规划了煤资源综合利用、天然气综合利用、钒资源综合利用三条产业链。园区总规划面积为3068亩,分为两个区块,其中,区块一为已建成区,面积为733亩,已有四川能投旺苍焦化有限公司、广元市天森煤化有限公司、旺苍县合众化工有限公司等3家企业入驻,形成了以川能投旺苍焦化60万吨/年焦化项目为龙头,合众化工(7万吨/年甲醇)、天森煤化(15万吨/年煤焦油综合利用加工)等2家企业配套的“煤—焦—化”产业集群。区块二为拓展区,位于园区北部,面积2335亩,计划发展天然气和钒资源综合利用产业,正在开展项目选址、方案设计、用地报征等前期工作。
二、旺苍嘉川化工园区发展面临的问题和困境
(一)园区建设管理难度较大。基础设施建设难度较大,旺苍嘉川化工园区新规划区域地处山区,沟壑纵横、地势复杂,海拔落差接近80米,仅挖土填方就高达2700万立方米,施工难度高、整体工程量大;园区现有基础设施条件较差,加之政策条件限制,两个区域需实行分区管控,安全环保设施建设运营成本较高。同时,相对于传统产业园,化工园区后期运维和产业发展的成本相对较高、难度较大,园区后续运营管理难题亟待解决。
(二)化工产业基础薄弱。县域能源化工产业结构不优,缺乏上下游龙头、骨干企业配套,园区仅有旺苍焦化、合众化工等3家企业入驻,规模普遍偏小,生产工艺粗放,主要生产焦炭、甲醇、粗苯等初级、低附加值产品,精加工以及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的产品少,产品处于行业产业低端,产品品种、质量不能适应市场发展需求,市场竞争力较低。同时,全县天然气、钒产业基础薄弱,尚无相关加工企业落地,短时间内难以对全县工业经济起到拉动作用。
(三)园区后续发展限制因素较多。旺苍嘉川化工园区用地容量较小,新规划面积仅2000多亩,结合对外招引的在谈项目规模来看,仅能入驻2—3家企业,比如,在谈的旺苍焦化(二期)、天然气综合利用项目计划占地均在1000亩以上,若项目落地投产,剩余用地将难以承接其他企业入驻,不利于后续产业发展壮大和链条延伸,园区扩区将是今后必须解决的难题。同时,相对传统产业,化工产业能耗指标、碳排放指标、污水排放指标等普遍较高,未来能耗和环境容量对化工产业发展的约束必然逐步加剧。
三、加快推进旺苍嘉川化工园区发展的思考
(一)高标准建设管理园区。建议组建由县园投公司、属地乡镇、自然资源等单位为成员的园区基础建设推进工作专班和以应急管理、消防救援、经济信息化和科学技术、生态环境、水利等部门为成员的安全环保设施建设推进工作专班,有序推进场平、用地报征以及自来水厂、污水处理厂、变电站、垃圾转运站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切实推动园区建设全面提速。同时,强化园区运营管理,探索实行“投—融—建”园区开发模式,引进具有专业运营资质的投资者或大型化工企业,与县属国有企业共同组建园区开发公司,对园区进行建设管理,园区建成后,由园区开发公司负责园区运营,并配套招引上下游企业。
(二)大力发展化工产业集群。建议聚焦煤资源综合利用、天然气综合利用、钒资源综合利用及其下游新材料等产业方向,重点瞄准煤焦油深加工、甲醇制氢、1,4—丁二醇、五氧化二钒、全钒液流电池等市场前景好、符合政策投向的产业,充分发挥清洁能源化工产业专班作用,围绕中煤集团、内蒙古庆华、新疆能源集团、鑫能投资等有实力的大型企业,积极开展专业化、精准化招商,全方位加强项目建设要素保障,尽快促进200万吨/年储配煤基地、120万吨/年焦化、煤气结合制甲醇、40万吨/年铝用预焙阳极碳素等重大项目入园建设,全力推进产业链强链、补链。同时,抢抓主体功能区分区管控机遇,加快争取全省焦化产能置换政策支持,大力培育旺苍焦化、天森煤化、合众化工等企业,切实发展壮大能源化工产业集群。
(三)着力提升园区承载能力。建议根据园区定位、总体规划、社会和经济发展状况、环境承载力等因素,以优化提高能源综合利用效率为目的,以推动园区绿色低碳转型为手段,科学分析与评估园区能源供需情况,进一步完善园区能源消费控制制度、碳排放“双控”制度,确保园区能源高效利用、经济增长和碳减排协同可持续发展。始终坚持将节能降耗、绿色环保作为引入项目(企业)的底线红线,严格把好项目审查关,扎实抓好拟引入项目的节能环保审查工作,确保引入项目的生产工艺处于行业领先水平。同时,结合园区产业发展需要,统筹兼顾国土空间规划、“三线一单”等政策红线,提前谋划园区扩区,对嘉川镇灯塔村、胜利村等园区周边符合工业园区建设要求的地区及时进行规划,确保现有规划园区企业入驻满园后即有新增用地,推动园区实现连片扩区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