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旺苍县工业经济发展面临的问题和对策建议
县政府办 县经济信息化和科学技术局
旺苍是国家三线建设重要基地,全县有煤炭、花岗石等已探明的矿产资源70余种,丰富的矿产资源为工业经济发展创造了广阔空间。自80年代开始,全县工业经济总产值在34个川东北县区中排名始终保持在前4位,是全市当之无愧的“工业大县”。近年来,随着全国宏观经济形势持续下行以及全省煤炭关停政策的影响,全县工业经济出现断崖式下滑,2017年规上工业总产值(-8.2)近七年来首次跌出两位数增长,2020年全县规上工业产值(126亿元)总量跌出全市总量第一的位置。同时,随着环境保护等政策的逐步收紧以及交通区位等因素的制约逐步加大,全县工业经济发展存在的弊端和问题逐渐暴露。面对更加复杂严峻的宏观经济形势和煤炭关停政策、新冠肺炎疫情等大环境影响,工业经济转型之路困难重重。如何推动工业经济转型升级、促进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已成为全县经济发展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
一、基本情况
截至目前,全县共有各类工业企业326家,其中规上工业企业79家〔建材家居企业47家、清洁能源(煤炭开采及洗选)企业11家、化工企业5家、食品饮料企业11家、机械制造企业2家、其他企业3家〕。从规上工业企业的类型和数量来看,虽然基本形成了以绿色建材家居产业为主导,以清洁能源化工、食品饮料、机械制造、新材料和数字经济产业为支撑的“1+5”新型工业体系,但由于国家生态功能区等政策限制以及宏观经济形势等多重因素影响,产业项目新增不足、企业载体发展缓慢、工业经济增速放缓。2022年1—10月,全县规上工业总产值实现142.6亿元、同比增长4.6%,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10%,预计全年都难以实现正增长。同时,全县有省级经济开发区1个,目前经开区已建成煤资源综合利用、机械加工集聚、生物资源综合利用三大功能区以及中小企业工业园、黄洋建材产业园两个特色园区,正在加快建设中国西部(广元)绿色家居产业城旺苍片区。各类工业园区共入驻企业112家,但其中规上工业企业仅36家,占园区企业总数32%,产值规模较大的仅川能投焦化、他山石能源、领航科技等5家5亿元以上企业,专精特新、高新技术等企业仅天宝食品和亿明生物2家,其余均为家具、砂石、混凝土等规模较小、科技含量偏低的企业,高精尖企业不足。
二、存在的问题
(一)工业基础优势减弱。“十三五”以来,全县规上工业总产值年度总量仅增长37亿元,年均增速仅为5.2%。同时,截至目前,全县统计产值10亿元以上的工业企业仅2家,5亿元以上的仅5家,没有产值超30亿、税收过亿元、用工超500人的大企业作为工业经济支撑和有效拉力,前期积累的工业基础优势在转型、淘汰中逐年减弱。
(二)产业结构矛盾突出。当前全县工业仍以资源型为主,较大部分集中在煤矿采选、石材采掘等传统资源开发利用方面,原材料资源型产业占比达65%以上。同时,受国家煤炭去产能、环保督察、国家生态功能区等政策影响,煤炭、石材等资源优势日益弱化,新型工业企业招引困难,目前全县战略性新兴企业仅23家,仅占全部工业企业总数的7%。加之旺苍地处偏远,是目前广元唯一不通高铁的县区,以致物流成本较高,传统依靠资源招商的优势正在逐渐削弱,从2008年攀成钢焦化项目落地旺苍后,几乎再无重大工业项目落地,全县工业产业结构比例失调且转型滞后。
(三)企业生产稳增长困难。从企业经营来看,目前全县占比65%以上的煤矿采选、石材采掘等资源型传统企业基本属于初加工行业,工艺技术粗糙、产品科技含量低、产业链条单一、抗风险能力较弱。从企业效益来看,目前全县79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实际停产、退库企业高达12家,其余企业虽存活下来,但均未满产达产。2021年,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实际纳税不足50万元的企业高达43家,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数的57%,其中除停产企业外,零税收企业还有11家。
(四)园区建设承载力弱。虽然我县工业园区规划总面积达7.09平方公里,但受前期规划滞后、拆迁难度大等因素影响,目前除中国西部(旺苍)绿色家居产业城已建成的7万平方米标准化厂房以及中小企业工业园、黄洋建材产业园稍具规模外,其余园区布局分散且与农户交叉分布,发展空间受到限制。同时,园区内还存在一泓生物科技等“僵尸”企业长期占用土地的现象,致使新招引入园的项目落地受限,园区土地利用率不高。
三、对策及建议
综合近年来的情况,我县工业经济要实现提质增效和高质量发展,必须立足于上级政策导向以及全县发展定位和已有工业基础,以新型工业化为核心,以创新驱动和开放发展为动力,以扩大有效投入为主攻点,以招商引资为头号工程,全力抓好壮大产业、做强企业、招引项目、提升园区、做优产品等重点工作,从而真正有效推动工业产业集聚集群集约发展,实现工业经济总量与质量“齐升”,形成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
(一)聚力壮大“1+5”产业集群。建议相关部门立足旺苍资源禀赋、区位优势、产业基础,进一步优化产业布局,推动以绿色建材家居为主导的“1+5”工业产业集群发展,实现资源优势向效益优势转变,切实提升工业产业整体实力和竞争力。一是聚力打造绿色家居建材产业。建议督促相关部门依托中国西部(旺苍)绿色家居产业城,积极招引家居全产业链企业入驻园区,全力打造“旺苍造”家居品牌。同时,抢抓全省建材基地县建设契机,进一步巩固提升水泥生产、砂石加工等绿色建材产业,大力支持奥格思、红磊石材等石材企业创新实施精深加工,加快建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重要建材家居生产基地。二是聚力打造清洁能源化工产业。建议督促相关部门充分利用川东北唯一煤化工园区优势,做强做长煤—焦—化产业链条,强力推进川煤集团90万吨煤矿扩能升级,持续壮大煤气资源综合利用。同时,全力推进三峡集团光伏发电、东气集团风力发电等清洁能源项目,加快建设川陕甘重要清洁能源化工生产基地。三是聚力打造食品饮料产业。建议督促相关部门坚持以米仓山茶业集团为龙头,大力开展百亿茶产业集群建设大会战,积极支持木门醪糟、木门豆瓣、天宝醋等本地企业扩规模、创品牌,加快推进杜仲、小柴胡等道地中药材精深加工,加快建设成渝地区绿色产品供给地。四是聚力打造机械制造产业。建议督促相关部门以领航科技为依托,上游积极推进铁矿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下游加快推进20万吨球墨铸管项目开工建设,同步谋划实施五金铸件、家居金属配件等制造项目,切实壮大延伸产业链条。五是聚力打造数字经济及新材料产业。建议督促相关部门依托磁性材料、钒资源和数字科技赋能,加快推进祥润矿业磁材新材料暨综合利用、中陶矿业长石提纯、川陕甘结合部产业物联网总部基地等重点项目建设,尽快夯实产业载体。
(二)扎实开展项目招引促建。建议相关部门进一步健全完善项目推进机制,加大项目招引、项目投资和技改投资力度,不断夯实工业发展后劲。一是深度谋划项目。建议督促县经济信息化和科学技术局、旺苍经开区等相关单位,立足国家政策、县域资源以及绿色家居建材、清洁能源、新材料等产业基础和未来发展实际,常态化谋划储备一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充分发挥县域资源优势和着力建、延、强、补产业链条的工业项目。二是强化项目招引。建议督促各级领导干部和相关部门紧盯成广、深广、九广合作以及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等机遇和政策,充分发挥产业招商“三大战区”六支战队推进作用,常态化开展制造业驻点招商引资活动,花大力气招引一批补链、延链、强链的重大项目以及新型工业项目。三是加快项目推进。建议督促相关部门坚持前期项目抓落地、开工项目抓建设、竣工项目抓投产的原则,严格落实“四个一批”和“六个一”项目推进机制,加大中金属钒资源综合利用等项目对接力度,力促尽早签约落地;加快推进黄洋工业集聚园区建设、氢态科技一体化生态循环产业发展等项目前期工作,力促尽早开工建设;全力抓好磁材新材料、组装1000辆挂车生产线、川煤水泥石灰石资源综合利用技改等重点项目建设,力促尽早竣工投产,为稳增长提供有力支撑。
(三)全面提升企业内生动力。建议相关部门建立完善优质企业梯度培育体系,加大中小企业服务力度,加快推进中小企业融通发展,不断提升企业质量品牌效益,着力打造一批示范企业。一是梯度做大企业规模。建议督促相关部门全面落实中央、省、市相关优惠政策,着力引导东源砂石、兴旺食品、三山茶业等中小企业积极开展“个转企”“小升规”“规升巨”行动,梯次培育中小企业发展壮大、提档升级,切实提升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数量和质量。二是分类优化企业结构。建议进一步加大国家、省、市各类政策性资金争取力度,鼓励支持川能投焦化、川煤水泥、领航科技等重点企业优化企业管理、提升企业质量,着力培育一批主业突出、竞争力强的产业领军企业和一批稳定增长、支撑力强的骨干企业。三是合力塑造企业品牌。建议督促相关部门立足广元黄茶、优质红木家具、高端饰面石材等特色优势产品,进一步培育壮大“米仓山茶”“绿色家居”等产业集群,并积极组织县内企业参加“广元造”产品推介会、国际茶业博览会、国际食品博览会等宣传推介和市场拓展活动,着力打响“旺苍造”产品品牌,扩大“旺苍造”品牌影响力。
(四)科学高效推动园区建设。建议相关部门创新投融资机制,加大对产业园区建设的投入力度,不断完善配套服务功能,带动关联产业协同发展,推动优势产业向重点产业园区集聚。一是全力抓好园区规划建设。建议督促旺苍经开区充分发挥龙头作用,加快推进园区扩区调位,规划好黄洋工业园、卢家坝新型水泥建材产业集聚区等园区产业布局和发展重点。同时,加快推进中国西部(旺苍)绿色家居产业城标准化厂房、污水处理厂及G542连接线建设,扎实抓好白水物流园土地报征以及黄洋工业园建设前期工作,切实推动全县工业园区高质量发展。二是不断完善园区综合配套。建议督促相关部门结合园区发展实际,进一步完善园区污水处理、水电气等配套设施,确保签约项目可入驻,入驻项目可生产。同时,全力加快推进全省化工园区认定工作,力争旺苍煤资源综合利用功能区升级为省级化工园区。三是着力提高园区产业集群水平。建议督促县级相关部门按照“规划相融、产城一体、功能配套”的思路,合理布局全县工业项目,配套商贸服务项目以及相关联的项目,形成紧凑闭合的产业链条,切实构建产供销一体化产业集群。同时,在加大园区内企业投资、税收贡献约束和入驻审查力度的基础上,积极鼓励企业修建双层、多层厂房,严禁圈地、囤地现象,并落实项目退出机制,全面清理僵尸企业,积极盘活闲置土地,切实提高园区土地利用率。
(五)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建议相关部门在全面落实各类减税降费政策的基础上,结合县域实际,创新制定相关惠企政策,积极搭建各类服务平台,切实为工业企业发展纾困解难。一是优化政策环境。建议督促相关部门进一步深化投融资体制、财税体制等重点领域改革,建立健全有利于创新发展的体制机制,并结合县域实际,在企业引进、技术改造、人才培养等方面制定奖励扶持政策,吸引更多大企业、大集团来旺投资兴业。二是优化服务环境。建议督促相关部门创新实施政务服务窗口“一体化”,严格落实国家、省、市系列减税降费优惠政策,全面推行“马上办”“一次办”以及项目审批全程代办、网上办理等制度,积极探索“一次也不用跑”,全力压减项目审批办证时限,着力打造最优政务服务环境。三是优化人才环境。建议督促相关部门结合县域实际,进一步健全完善切实可行的人才激励机制或制定出台一系列专业人才奖励扶持政策,吸引、留住一批技术领军人才和行业技能人才,培养、造就一批高层次的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锻造一批规模较大、专业齐全、梯次合理的技能劳动者队伍。同时,建议积极选树先进典型,进一步加大对各类产业发展主战场一线干部和专业人才的激励表扬力度,充分激发全县各级干部和专业人才积极投身产业发展,为加快推进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