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一用户登录 网站支持IPv6
2025年04月05日 星期六
当前位置:首页 政务调研 > 关于旺苍县砂石骨料产业健康发展面临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关于旺苍县砂石骨料产业健康发展面临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发布时间:2022-12-08 来源:县政府办 点击量:6950 [ 字体: ] 打印

关于旺苍县砂石骨料产业健康发展面临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县政府办 县经济信息化和科学技术局


砂石骨料是建筑、道路、桥梁、水利、水电等基础设施建设用量最大、不可替代、不可或缺的基本原材料,砂石骨料产业是我国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撑性产业,对经济社会发展起着重要作用。近年来,我县立足砂石资源禀赋,围绕发展绿色建材家居主导产业,着力提升砂石骨料产业链、供应链韧性,有力推动了县域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

一、全县砂石骨料产业发展现状

(一)砂石资源禀赋优。旺苍地处四川盆地北缘、米仓山南麓,县境内蕴藏矿产资源70余种,其中非金属矿产达21种,素有川北地区“煤铁之乡”的美誉。目前,全县已勘查、开发矿化点以上规模矿产地101处,其中砂石矿山达25处,主要包括水泥用灰岩矿、石灰岩矿、建筑石料用灰岩矿、建筑用砂矿和泥配料用砂岩5大类,保有资源储量约1.19亿吨。同时,与周边的巴中、南充、汉中以及苍溪、昭化等市、县(区)相比,县内砂石资源品质好、易开采,矿业经济发展具有较大资源优势。

(二)企业培育力度大。2020年以来,我县积极组织开展砂石行业专项整治行动,加快推进全县砂石资源整合,持续培育壮大砂石企业规模,取得了较好成效。截至目前,全县共有砂石骨料加工企业67家(其中,砂石矿山企业21家、砂石来料加工企业46家),67家砂石骨料加工企业中规上企业占比31.3%。2021年,全县砂石骨料加工企业实现产能2012万吨、较2020年增加800万吨,为全县工业经济持续增长提供了坚实支撑。2021年,全县砂石骨料产业实现产值17亿元、纳税1960万元,分别占全年规上工业总产值和规上工业税额的10.3%、9.4%。

(三)产业集聚发展快。当前,我县正在加快推进黄洋建材产业园区建设,该园区总规划面积1408亩,全面建成后可满足30余家砂石建材企业入驻需求。截至目前,该园区已建成面积达403亩,入驻建材企业7家(其中,砂石骨料企业2家),预计2022年可实现产值5亿元以上,盛旺建材、建耀石材等6家砂石骨料企业正在积极申请入驻。

二、全县砂石骨料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产业布局不优。我县砂石矿山企业大多建设于20世纪八、九十年代,受当时产业政策、经济发展、生产技术、监督管理等历史原因和现实条件影响,整体布局不够合理,大部分位于黄洋、五权、普济等乡镇,高阳—双汇—国华—天星—燕子等乡镇一带分布极少,导致部分乡镇砂石骨料运输成本偏高,存在短期材料紧缺和价格暴涨风险。同时,全县砂石骨料产业缺乏整体规划,生产加工方式粗放,精深加工企业占比仅达10%,以致矿产资源的综合利用率偏低。

(二)管理难度较大。全县60%以上的矿山集中分布在北部地势险峻的山区,地广人稀、山高坡陡,行业内缺乏有效的监督管理手段。同时,全县现有的21家砂石矿山企业中有14家为小微企业,其大多追求短期效益,未严格按照规范流程组织开采、加工、运输和落实废弃物处理,加之部分矿山砂石资源即将枯竭,企业不愿加大对安全、环保方面设施设备的投入,导致安全生产和环境保护方面的监管压力较大。

(三)支撑发展不足。目前,全县生产规模超过100万吨的砂石矿山企业仅1家,其余企业生产规模大多在30万吨以下,由于企业规模小、经济能力弱以及缺乏龙头企业带动等原因,导致全县砂石产业没有形成完整的采掘、加工、生产、销售链条,总体呈现出“小、散、乱”的局面。同时,由于大部分砂石骨料企业处于产业链底端,受疫情、市场环境等因素影响,整体抗风险能力较弱、产生的经济效益较低。2021年,全县所有砂石企业中,税收贡献超百万的企业仅有8家,年纳税额低于10万元的砂石加工企业占比达55%。

三、推动砂石骨料产业健康发展的对策建议

目前,我县正处于工业经济绿色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工业经济发展的潜力和优势依然在于资源,出路在于促进资源就地转化和精深加工。为进一步推动全县砂石骨料产业健康发展,建议督促相关单位从以下几个方面着力。

(一)做大做强矿业经济。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质量和效益为中心,加快调整产业结构、优化产业布局,大力推进砂石骨料行业做大做强,全方位做好重点砂石骨料企业用林、用地指标保障,对新出让的砂石矿和整合矿,要求年生产能力达到50万吨/年以上,并按照矿山分区合理化、资源开发科学化、安全生产标准化、矿区环境生态化、矿地关系和谐化的“五化”标准建成绿色矿山;对生产能力50万吨/年以下、资源储量较少的矿山,矿权到期后原则上不再延续。同时,严格落实耕地保护各项要求,鼓励砂石矿山加工企业入驻黄洋建材产业园区或使用工矿废弃用地进行生产,推动矿山建设不再大量长期使用临时用地特别是占用耕地,切实推动矿业经济绿色发展。

(二)强力推进延链补链。在经济合作中以矿权为基础,以延伸产业链为核心,鼓励各类砂石骨料企业采取大型砂石骨料生产线—机制砂—商混站—新型制砖—干粉砂浆“五位一体”的发展模式,大力推进砂石废料综合利用,实现砂石骨料各个生产环节零排放、零废料。同时,积极鼓励县内水泥企业进入砂石骨料领域,利用水泥矿山废石生产砂石骨料,不断延伸产业链条,实现水泥、骨料、混凝土产业链一体化发展。

(三)积极招引龙头企业。充分发挥县域丰富的砂石骨料及其他矿产资源优势,招引有实力、有经验、有市场、有产业链的砂石骨料龙头企业落地旺苍。全力支持县属国有企业参与砂石骨料产业发展,鼓励龙头企业与县属国有企业加强合作、共同开发。同时,加快推进黄洋建材产业园区建设,积极清退“僵尸企业”,全力盘活园区现有土地,力争将黄洋建材产业园区建成全县乃至全市砂石骨料产业的集群载体,为招引龙头砂石骨料企业和推动县域砂石骨料产业集群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四)切实加强矿山管理。坚持“依法管理、科学管理”原则,全面落实应急管理、自然资源、农业农村、林业、水利等部门和属地乡镇的监管责任,严格督促矿山企业落实平台开采、生态修复等工作要求,确保矿山安全生产、生态环保。严格规范矿山界外排危工作,取消部门和乡镇对矿山排危的审批权限,严禁以排危为名越界开采;对确需排危的矿山,进一步规范审批流程,确保排危收益进入国库。同时,全面开展矿山年度开采数据实测,防止应收税款跑冒滴漏;严厉打击非法盗采砂石矿山资源行为,确保打击一起、震慑一起,切实推动砂石行业健康发展。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