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一用户登录 网站支持IPv6
2025年04月13日 星期日
当前位置:首页 部门动态 > 旺苍县持续推进全民阅读 建设书香红城
旺苍县持续推进全民阅读 建设书香红城
发布时间:2022-04-15 来源:县文化旅游和体育局 点击量:19642 [ 字体: ] 打印

近年来,旺苍县图书馆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基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重要论述,紧扣“两项改革”,大力实施“平台+”“个性+”“活动+”三项行动,实现基础设施提档升级,覆盖面、适用性、满意度不断提升,推动“双服务”取得显著成效。先后获得“全国文化工作先进集体”、四川省“金熊猫奖”先进集体、四川省“书香天府·全民阅读”先进单位、四川省“最美基层图书馆”等荣誉称号。

一、实施“平台+”,健全全民阅读服务体系。一是高标打造县级图书馆。投入资金1000余万元,建成集借阅、文化休闲为一体的现代综合图书信息中心,总面积2730平米,藏书31万多册,阅览座席500个,设置服务窗口10个,全免费、全日制向公众开放。2013年创建成国家一级图书馆。二是建立“总分馆制”服务网络。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建成以县图书馆为龙头,23个乡镇文化图书室、3个民营分馆为骨架,257个农村(社区)书屋、14个文化驿站为补充的“总分馆制”图书服务网络。在村民聚居区设立“图书漂流柜”的做法在2021年3月《人民日报》予以宣传报道。三是全面推进数字化建设。实施数字图书馆推广工程,在村(社区)全覆盖建成数字资源共享服务平台,推送移动图书馆、微信图书馆等数字化服务平台。疫情期间,开办“书香战疫情”线上阅读212期,让读者足不出户畅享公共文化服务资源。

二、实施“个性+”,大力提升“双服务”适用性。一是服务阵地特色化。打造全省科普教育新样板,充分发挥旺苍籍地理冰川学家张文敬的资源优势,在馆内建成“张文敬科普阅览室”,展出其科考标本、成果等781余件,被评为全省文旅公共服务高质量发展优秀案例。建立旺苍县地方文献书目数据库、展厅,保护和传承地方文化。利用旺苍特色红色文化资源,建成以红色教育为主题的红城书画院,紧扣党史学习教育开展红色图书之旅、红色教育基地研学等系列红色主题阅读推广活动200余场,服务群众8万余人次。二是资源配置差异化。围绕全县产业发展布局,在公铁路沿线乡镇侧重配置以企业经营管理类书籍1.5万余册,在南山乡镇侧重配置茶叶、核桃等种植类书籍1万余册,在北山乡镇侧重配置康养旅游类书籍1万余册。三是服务对象精细化。开展特殊群体无差别阅读服务,在图书馆设置务工子女图书室,明确专人提供导读服务;在医院发起“阳光陪伴——重症儿童陪伴阅读计划”,组织义工提供一对一的陪伴阅读服务;定期对残疾人、老年人开展“送书上门”服务。四是图书借阅一体化。率先在川东北实行图书“一卡通”借阅,提高馆藏图书流通率和利用率,实现县域内通借通还、资源共享,持证读者达1.5万余人,先后被《人民日报》《四川农村日报》等媒体宣传报道。

三、实施“活动+”,引领书香文化高质量发展。一是打造“全民阅读服务走基层”活动品牌。实施“全民阅读与文明新风促进行动”,开展书香进农家、进工地、进社区、进学校、进医院等“图书七进”活动,年均流动图书达10万余册,惠及群众20余万人次。二是打造“诗意童年”活动品牌。2017年以来,常态开展以弘扬传统文化为主题的“诗意童年”少儿阅读推广活动,利用馆藏优势举办读经典,诵经典,用经典活动,举办“每周特色读书会”“阅读分享会”“经典诵读会”180余场,惠及少年儿童4.6万余人次,在群众中特别是少年儿童中掀起学习传统文化热潮,被列为省政府购买公共文化服务示范项目。三是打造“读书节”活动品牌。连续举办9届“旺苍乡村文化艺术节暨读书节”,常态开展本土作家签名赠书、“我爱我家·书香伴我成长”手拉手亲子阅读、“诵读书香红城、诗话美丽旺苍”经典诵读“我讲红城好故事”等系列活动,吸引40余万人次参与。(县图书馆)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