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十六 期
(总第333期)
旺苍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8年12月25日
三位一体大抓治理 生态环境显著改善
县政府办 县环境保护局
旺苍作为传统工业大县,资源富集、厂矿众多、货运交通繁忙,环境保护基础较差、欠账较多。同时,旺苍又是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环保工作任务繁重、压力巨大。党的十八大以来,县委、县政府努力克服经济结构调整与产业转型升级的困难挑战,旗帜鲜明地将生态环境保护摆在突出位置,始终坚持以改善环境质量为核心,狠抓污染防治和生态修复,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全县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
一、健全机制、凝聚合力,打牢治理基础。一是健全领导机制。成立以党委政府主要领导任“双主任”的县乡两级环保委员会,在各村社设置环保网格员,逐级明确工作职责和责任清单,构建了“县委县政府统筹协调、环保部门牵头组织、县级部门分工协作、上下整体联动”的“大环保”工作机制。定期组织召开县委常委会、县政府常务会、环委会、环保工作推进会,研究解决工作推进过程中的困难和问题,调动各方力量参与生态环境保护。二是健全责任体系。制定了《党委政府及职能部门环境保护主要工作职责》等系列文件,层层签订军令状,层层压实监管责任,全面形成了县乡村三级环境保护责任体系。同时,通过日常巡查、定期抽查、明察暗访等方式,切实加大对重点企业达标排放的监管力度,构建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常态化监管格局,进一步明确监管职责,压紧压实企业主体责任。三是健全督查机制。建立完善督查考核体系,县级领导挂帅对38个乡镇(街道)包片督导,采取“巡察+督查+监察”三位一体综合督查的方式,强力推动工作落实。同时,将考核结果纳入年度综合目标绩效逗硬考核,对履职不力的单位和个人从严追责问责,有力确保了环保工作不走样、不松劲。
二、多方争资、加大投入,强化治理保障。一是开足马力,向上争资。结合旺苍环境短板,紧盯上级政策投向,精心包装东河流域生态修复、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等生态环保项目6个。由各县级领导带队,全力争取中央、省项目支持,成功获得城乡垃圾一体化治理体系建设三年推进等项目4个,争取项目资金1.8亿元,为我县实施环境治理提供有力资金支持。二是开动脑筋,多方引资。争取世界银行贷款1.78亿元,用于建设城市截污干管等环保项目,推动解决城市生活污水直排问题。积极探索引入PPP模式,撬动4亿元社会资本实施东河流域综合治理,推动改善东河流域生态环境。三是全力以赴,加大投入。努力克服县本级财政艰难现状,毫不吝啬加大环保资金投入,2017年以来,我县累计投入约2亿元扎实开展了县城区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标准化建设,集中整治了畜禽养殖污染,清江湖、虎尾沟黑臭水体等环保问题,县域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群众环保获得感显著提高。
三、全力治污、强力整改,确保收到实效。一是坚决打赢蓝天保卫战。瞄准空气质量这个明显短板,强力整治矿山扬尘、工业企业污染,持续加大环境监管执法力度倒逼企业治污,2018年已上报削减二氧化硫1467.38吨、氮氧化物1339.7吨。二是坚决打赢碧水保卫战。创新实施“交办单+催办单+督办单”河长制三单模式,一河一策大力整治小流域、黑臭水体,东河、罗平河等流域水质大幅改善。科学划定规模化畜禽养殖区,采取县级领导包片、部门领导包乡镇、乡镇领导包场的方式,禁养区内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实现应关尽关。加快推进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累计建成投运城乡污水处理厂(站)16座。三是坚决打赢净土保卫战。强力推进土壤污染管控修复,加强耕地质量保护监测,采取科学施肥、秸秆还田、农药化肥减量、农膜回收利用等举措,有效控制农业面源污染。累计与旺苍攀成钢焦化有限公司等4家企业签订了土壤污染防治责任书,明确了企业的土壤污染防治主体责任。加大危险废物监管力度,2018年度已安全转移危险废物52.22吨。四是坚决整改环保问题。咬定“蓝天、碧水、净土”生态目标,严格按照环境保护要求,举全县之力扎实推进环保督察问题整改。铁腕整治县城区垃圾填埋场,农业面源污染等重点问题,强力推进米仓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环保问题整改。截至目前,省环保督察期间反馈我县的108个环保问题,已整改完成106个,整改完成率为98.1%;省委环保专项督导后新增的5个问题已全部整改完成;中央环保督察反馈涉及我县五大类20项整改任务,已整改完成7项,整改完成率为35%;中央环保督察转办信访件15件(其中承办10件,配合5件),中央环保督察“回头看”转办信访件4件,均已办结。五是坚决筑牢生态屏障。积极推进大规模绿化旺苍行动,以北部山区、东河流域等为重点,大力实施矿山环境恢复治理、流域污染整治等六大工程,2018年巩固退耕还林成果13.15万亩、义务植树150万株,治理水土流失27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达到58.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