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支持IPv6
当前位置:首页 政策解读 > “证照分离”改革加速 打通企业进入市场“最后一公里”
“证照分离”改革加速 打通企业进入市场“最后一公里”
发布时间:2018-01-18 来源:中国政府网 点击量:2199 [ 字体: ] 打印 分享:

新华社北京1月17日电 题:“证照分离”改革加速 打通企业进入市场“最后一公里”

新华社记者赵文君

17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扩大证照分离范围,进一步改善营商环境。

会议指出,深化“放管服”改革,从实施“先照后证”、“多证合一”到不断推进“证照分离”,是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进一步降低市场准入门槛和制度性交易成本、破解准入不准营顽疾、更大释放创业创新活力的重要举措。

2016年4月份正式实施的浦东新区“证照分离”改革,涉及116项行政许可事项,通过取消审批、审批改备案、实施告知承诺、提高审批透明度和可预期性、强化准入管理5种方式,释放改革红利。

国家工商总局企业注册局副局长王磊说,“先照后证”打开了注册时的“玻璃门”,“证照分离”是将属于市场的还给市场。

“证照分离”试点,是继企业注册资本“实缴改认缴”“先证后照”改为“先照后证”之后,我国商事制度改革的第三阶段。“先照后证”是把审批后置、平移了,而“证照分离”则是清理这些被后置的行政审批事项,使之进一步便利化,打通企业进入市场“最后一公里”的问题。

改革红利有没有真正落到实处?企业落户是最好的证明。国家工商总局调查数据显示,从2016年三季度到2017年三季度,新设企业开业率为69.7%,户均从业人员由6.27人增加到7.42人。

会议决定,在前期已对116项审批事项开展“证照分离”改革试点并向全国各自贸试验区推广的基础上,由上海市进一步在浦东新区对商事制度、医疗、投资、建设工程、交通运输、商务、农业、质量技术监督、文化、旅游等10个领域47项审批事项进行改革试点,推进“照后减证”。

国家工商总局副局长马正其说,推进“证照分离”改革,是要改变以审批发证为主要方式的传统管理体制,革除与审批发证相关联的寻租权力和不正当利益,改变与审批发证相伴的“看家本领”,探索科学有效的监管体系和监管平台。

专家表示,这一改革正在倒逼政府职能加快转变。随着改革实施,企业准入和经营门槛不断降低,政府职责从以事前审批为主,逐渐向事中事后监管为主转变;同时,对取消行政审批、审批改备案以及实行告知承诺方式后的市场主体,要进一步完善监管的措施,加大违法违规行为惩戒的力度,防止监管的“真空”和“自由落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