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草的目的
我市水利水电工程数量较多,库区(含移民安置区)稳定发展任务繁重。为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省委十一届二次全会、市委七届六次全会精神,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坚定维护全市和谐稳定发展大局。结合广元实际,起草了《关于促进水利水电库区和谐稳定和振兴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
二、起草的过程
《意见》起草工作由市扶贫移民局承担。为确保文件质量,市委副书记冯磊多次召开《意见》起草会议,由涉及市级部门提供原始材料,市扶贫移民局专门成立起草组汇总组稿。2017年8月中旬,起草组深入研究市级调研组到青川、剑阁、昭化、苍溪等县区移民乡镇调研摸底的基本情况,在认真学习中央、省委文件的基础上,结合广元实际,提出文件初稿。10月19日至23日、12月13日至12月15日,起草组两次向各县区、涉及市级单位征求意见建议,根据反馈意见修改完善,形成文件送审稿。2017年12月29日,七届市政府第35次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文件送审稿,随后进入发文程序。2018年1月4日,市委书记王菲签发了该文件。在此之前,市委副书记、市长邹自景,市委副书记冯磊,市政府副市长杨浩,市委秘书长陈勇先后对文件进行了审签。
三、主要内容
一是总体要求(共3小项)。1.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扣不断满足库区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着力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宜居宜业宜游配套体系、共建共享治理体系、工作推进政策保障体系,实现库区跨越发展、长治久安。2.基本原则。坚持以民为本、加快发展,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坚持统筹兼顾、协调发展,坚持改革创新、融合发展,坚持和谐稳定、共享发展。3.目标任务。到2020年,库区产业发展、社会就业、生态宜居、乡风文明、社会治理取得明显成效。
二是实施科学规划先导工程,优化发展空间布局(共3小项)。1.建立多规合一体系。强化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环保规划、风景名胜区规划、就业创业规划等有机衔接,构建库区城镇与农村、人与自然、产业与生态和谐相融新格局。2.科学编制各类规划。尽快编制《全市水利水电库区振兴发展总体规划》,区域振兴发展规划及专项规划,明确目标、任务和举措。聚焦库区发展总体定位,坚持一体发展、错位发展,体现特、优、美特色。3.强化规划执行监督。规范库区规划建设程序,切实提高库区规划刚性约束力,对违规建设依法查处,对失职渎职严肃追责问责。
三是实施产业融合发展工程,加快实现业兴民富(共3小项)。1.大力发展特色种植业。白龙湖库区主要发展以林药、林菜、林茶、林菌为主的林下种植,发展油橄榄12万亩,建成油橄榄产业带。升钟湖、亭子湖库区适生区重点发展红心猕猴桃、优质粮油、道地中药材、绿色蔬菜等产业。同时发展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以“三园”联动,建设成片成带美丽产业、美丽乡村。2.大力发展旅游业。积极发展乡村旅游、体育运动、休闲度假、康养旅游。建成一批沿湖特色旅游小镇、传统民俗村落、魅力村庄和花卉观赏基地、果蔬采摘基地、宜游宜养滨湖景区,形成沿湖乡村旅游带。打造成熟旅游线路沿线满足不同消费需求、独具特色的住宿服务体系。实施“旅游+”战略,开发新型旅游产品。3.大力发展生态渔业。积极发展生态有机鱼产业,打造富硒富锌有机鱼品牌。支持发展水产苗种培育基地、休闲垂钓产业和涉渔服务业。推进渔业与生态农业、精深加工等产业有机融合。培育涉渔新型经营主体,构建库区共建共享渔业发展格局。
四是实施就业创业促进工程,提高群众收入水平(共3小项)。1.大规模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开展库区移民就业情况普查,建立就业信息库。实施移民职业技能培训,把有劳动能力的库区移民培训成产业工人或职业农民。2.强化政府引导就业。建强库区移民就业社会保障工作服务平台,提供一站式服务。大力开发库区乡镇(街道)、村(居)公益性岗位,安置就业困难移民。鼓励市内企业吸纳库区移民就业。搭建市外劳务协作对接平台,组织移民转移就业。3.支持库区移民创业。做好创业指导,鼓励库区移民以土地、山林等资源参与众筹众创。设立创业专项资金,用于移民创业补贴和补充创业担保贷款贴息。
五是实施基础设施提升工程,厚植库区发展优势(共5小项)。1.加快道路交通建设。加快库区交通运输网络体系建设,打通断头路,畅通联网路,提升库区公共交通运输能力。2.完善水利设施建设。构建库区生产用水和安全饮水保障体系,保障生产用水和生活饮水安全。启动库区水利项目、供水工程和城镇污水、雨污处理设施建设,推广水肥一体化等高效节水用水新技术,建立运行管护长效机制。3.提升电力保障水平。加快库区电网改造升级,做到应改尽改。加强供电服务,提升供电质量。4.实现通讯服务全覆盖。完善库区信息服务体系,提高网络承载能力和服务水平。强化“三网融合”,推进广播电视数字化。5.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以治理消落带为重点,实施绿化、美化、彩化行动,保护修复生态环境,增强自然生态系统供给。推进垃圾治理、污水处理和厕所改造“三大革命”。推进库区林相改造。
六是实施民生福祉改善工程,提升群众幸福指数(共5小项)。1.及时解决民忧民难。注重个性化救助和人文关怀,建立困难诉求处理“绿色通道”。按一定比例提取白龙湖亭子湖生态渔业经营收益,设立“两湖”发展专项资金,支持移民生活生产发展。2.提升兜底保障水平。完善贫困评估制度,健全以最低生活保障、特困人员供养制度为核心的社会救助体系。落实兑现分类施保金政策,提高供养服务水平。建立“三留守”人员信息库,关爱留守儿童和困难老人。对遭遇突发状况导致基本生活陷入困境的群众给予应急性过渡性救助。3.提升医疗卫生水平。加快发展库区医疗卫生事业,完善医疗服务网络,提升医疗服务水平。建立市、县区医疗机构帮扶库区乡镇卫生院、乡镇卫生院指导村卫生室制度,推进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加强卫生服务队伍建设。4.提升教育服务水平。优化学校布局,确保适龄儿童就近入学。推进库区办学条件标准化建设。健全控辍保学机制,全面保证适龄儿童接受义务教育。统筹师资配置,相关政策向库区倾斜。对困难移民子女接受高中、职业技术学校教育的给予资助。5.高水平打赢脱贫攻坚战。聚焦“两不愁、三保障”“四个好”目标,确保库区贫困村全部退出、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大力实施脱贫奔康“六化”行动,整体提升脱贫质量,同步实现全面小康,夯实振兴发展基础。
七是实施改革创新驱动工程,增强发展活力动能(共3小项)。1.深化财政支持方式改革。综合运用财政支农政策工具,发挥财政定向调控作用。加大财政资源优化配置力度,推广“五补五改”模式,建立涉农资金整合长效机制。强化财政专项支持,有序推行“政担银企户”财金互动扶持,积极引导社会资金参与库区开发建设。2.创新金融服务综合改革。推动银行提高信用贷款额度并给予利率优惠,通过建立分险基金有效放大金融贷款。用好“扶贫再贷款+扶贫小额信贷”支持政策。加大政策性银行对库区生产设施建设支持力度。建立完善征信体系,创新抵质押方式。开展贷款保证保险,健全融资风险防控机制。用足用活用好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改革试点政策,支持库区建设和发展。3.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完善“三权分置”制度,加快农村产权流转,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按规定有序推进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宅基地管理制度改革试点、建设租赁住房和生态康养共享小院。实施“集体经济攻坚示范行动”,深化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用好用活产业扶持资金。创新农业经营体制机制,积极引导新型经营主体。鼓励支持到库区投资创业兴业。
八是实施先进文化涵养工程,倡树文明乡风民风(共2小项)。1.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推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不断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深入实施“十大文化惠民工程”,增加库区文化供给。2.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融入库区振兴发展,让群众养成好习惯、形成好风气。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开展感恩奋进主题教育,大力弘扬红军精神和“两幅标语”精神,增强群众投身振兴发展主观能动性。
九是实施平安库区治理工程,确保社会大局稳定(共3小项)。1.全面加强基层党建工作。健全移民库区和移民安置点基层组织体系。选优配强乡村领导班子,尤其要配强“一把手”。加强移民党员发展、教育和管理,严格移民党员发展标准,严肃处置不合格党员。加强库区党员干部教育管理,对违法参与集访、煽动串联闹事的党员干部,按照相关规定和程序,严肃处理。及时解决群众实际困难。2.坚定维护库区和谐稳定。严格落实维稳责任,各级党委政府和相关责任部门要切实履行移民稳定工作第一责任。深入开展矛盾问题“大调解、大化解”。落实网络舆情监管,及时回应网络热点问题,对发布虚假信息、造谣诽谤的,及时落地查人,依法处置。3.构建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治理体系。加强村民自治,保障群众民主权利。制定完善促进库区稳定发展、依法具有约束力的村规民约。全面推行“互联网+”党务、政务、村务公开方式。完善异地安置人口在常住居住地村(社区)自治管理的参与机制。深入实施依法治村,提高库区群众学法用法、知法守法、依法办事的法治意识。建立健全基层权力规范化运行体系。探索完善德治体系,健全群众道德评议机制。
十是强化组织领导,确保各项工作落实见效(共3小项)。1.强化组织领导。市移民库区稳定发展领导小组负责库区稳定发展各项工作统一领导、统筹组织、督查考评,形成统一领导、市县联动、协同推进、高效运转的工作机制和格局。2.加强联挂帮扶。统筹整合、优化配置帮扶资源,加大帮扶力度,选优派强联系领导、帮扶单位、驻村工作队、第一书记、驻村农技员、结对帮扶责任人,确保帮扶力量对移民村全覆盖、对移民户结对帮扶全覆盖。坚持群众不脱贫、库区不稳定、帮扶不脱钩。3.严格督查考评。建立健全库区稳定发展目标体系、考核办法、奖惩机制,将库区稳定发展纳入各级各部门年度目标考核。强化问效问责,对不落实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的,依纪依规给予严肃惩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