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位一体”促改革 做强产业助增收
旺苍县人民政府
近年来,该县始终把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增强助农增收新动能作为“三农”工作的重中之重,坚持“六位一体”统筹推进,着力打造全链产业集群,增收产业规模不断壮大,助力脱贫奔康质效不断提升,先后荣获中国杜仲之乡、中国名茶之乡和国家有机产品认证示范区等称号,2017年特色种养产业规模达140万亩、产值突破50亿元,预计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现10934元,增长10.6%。
一、着力“三园联动”建基地,集中示范助农增收
一是全域示范建万亩亿元大园区。用活政策导向和市场化配置,集聚主导产业、特色品牌、乡村旅游等全要素集中示范,建成产业带动明显、产地加工能力强、社会资本参与程度高、改革活力释放强劲的万亩亿元现代农业产业融合示范园16个,全域带动农民增收。二是区域示范建“一村一品”小园区。充分发掘村社资源禀赋,配套专项扶持基金和“一村一专”带动主体,建成300-500亩以短养长、种养结合、优势互补的“一村一品”产业示范园150个,有力地推动了村级骨干增收产业的形成。三是个性示范建农户特色微庭园。针对农户家庭个性特质,推行“经营主体+户办微庭园”产业托管、寄养代养等产业个性发展模式,建成户均1亩的特色微庭园1.5万个,实现户户有增收“小金库”、家家有产业“钱袋子”。
二、着力“三大重点”育主体,典型带动助农增收
一是突出重点育,培育带动型龙头企业。围绕主导产业,打好政策扶持组合拳,大力支持带动能力强、市场潜力大、农户关联度高的米仓山茶业等省级龙头企业做大做强,创建省市级重点龙头企业45家,带动7.84万农户增产增收。二是突出利益联结育,培育辐射型专合组织。充分发挥国家、省级示范专合组织利益联结增效功能,坚持把“政银保”、畜禽活体质押贷款等改革措施和资源变股份、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等改革动能,切实转变为国家和省级示范专合组织助农增收活力,建成国家和省级示范专合组织24家,联结1.25万农户提质增收。三是突出鲜明导向育,培育示范型大户。着力克服产业垒大户弊端,选择扶持运行规范、责任心强、发展增收产业愿望强烈的示范型特色种养大户1.2万户带农增收。
三、着力“三大模式”兴业态,深入融合助农增收
一是创新文旅融合增收模式。着力打造高阳坡千年贡茶园、木门有机茶叶主题公园等茶文化旅游精品,研发茶糕点、茶饮料、中药材保健酒等新产品,挖掘核桃雕艺、茶盆景、茶艺表演等文化产品,拓展采摘体验、游览观光、茶氧茶浴等生态旅游康养产品,不断延伸产业链条,提升产业综合效益。二是创新私家定制增收模式。依托互联网承接私人订制茶园、药园、果园145亩,354户农户实现收益120万元,农户返包管护“私人定制产业园”实现二次收益12.7万元。三是创新电商营销增收模式。以创建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县为契机,建成特色产业重点村、中心村和贫困村电商服务网点260个,实现一店带一村、一店带多户、电商服务全覆盖。1—10月在线销售优质农产品5800余吨,电商销售产值实现8.5亿元。
四、着力“三化改造”搞加工,延伸链条助农增收
一是改造传统工艺,实现加工现代化。米仓山茶业集团引进国内最先进产品加工工艺,全面实现名优绿茶加工自动控温、控速,红茶加工自动加温、加湿和除湿,黄茶加工全程、全域自动化。二是改造提能项目,实现加工规模化。扶持引导重点龙头企业通过技能改造、兼并重组等市场化途径,实现加工规模化。米仓山茶业集团建成旺苍三江、甘肃文县等4个茶叶精深加工厂,年加工能力5000吨,年产值超10亿元。三是改造品质保障,实现加工清洁化。米仓山茶业集团建成国内领先的10万级无菌净化包装车间,整个加工过程实现 “不落地”生产清洁化,确保茶叶品质。
五、着力“三大优势”创品牌,扩大影响助农增收
一是发挥全国有机产品认证示范区优势,做优有机农业。依托互联网云平台,在产业基地高度集成运用精准感应、信息传输、自动控制等物联网现代新技术,建成米仓山有机茶叶、木门有机蔬菜等8个产业基地,1.56万亩农业产业获得国家有机认证。二是发挥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优势,做优绿色农业。推行标准化“十步建园法”,全域推广绿色防控、绿色植保等新技术,建成木门茶叶、普济核桃、天星蔬菜、张华水果、龙凤水稻等22个标准化基地,13.6万亩农业产业获得国家绿色认证。三是发挥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优势,做优生态农业。推行“生态养殖+沼气+绿色种植”“林—草(沼)—畜(禽)”“林下种养”等生态循环产业发展模式,实现产业基地小循环、产业园区中循环、全县产业大循环,建成农业产业生态循环示范片50个、林下种养示范基地30个,规模达70余万亩。
六、着力“三个关键”立机制,常态长效助农增收
一是构建规划引领机制。出台《旺苍县“十三五”农业产业发展规划》和黄茶、核桃、杜仲、旅游、电商等13个子规划,形成了“1+13”产业规划体系,实现无序变有序、产业一张图。二是构建投入保障机制。以产业发展扶持基金为种子,形成了整合产业基础投入、撬动金融信贷投入、引导土地等入股投入、吸纳社会资本投入的“1+N”投入保障机制,确保每年投入产业发展的资金达5亿元以上。三是构建激励促进机制。按照《旺苍县加快发展农业产业化的实施意见》等扶持政策,对新建产业园所需种苗实行财政全额补助、基础设施给予1/3补贴;对新获得市级以上产业品牌和国家地标产品、地标证明商标的经营主体,分别给予2万—100万元不等的奖励;对与贫困户建立稳定利益联结机制的新型经营主体,在项目安排、扶贫贷款等方面给予倾斜,促进增收产业竞相做大做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