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支持IPv6
当前位置:首页 政务调研 > 2014年政务参阅第二十期
2014年政务参阅第二十期
发布时间:2014-12-30 来源:县政府办 点击量:816 [ 字体: ] 打印 分享:

关于我县工业企业用工情况的调查与思考

县经济商务和信息化局局长   奉永德

近年来,随着我县“工业强县”战略的深入实施,县域工业企业总体规模、企业数量呈稳健增长态势。随着工业企业总量不断增加,企业用工需求随之增长。旺苍作为一个传统的劳务输出大县,大量劳动力外出就业,致使县内企业招工难现象日益凸显,直接影响了企业的发展。为有效解决企业用工难题,保障县内工业企业正常用工需求,县经济商务信息化局针对全县企业用工情况进行专题调研,分别对工业园区企业、矿山企业、中小微企业等20余家企业进行实地调查走访,全面掌握了县内企业用工情况及存在的问题。

一、我县劳动力资源状况及企业用工现状

我县农村劳动力总人数约24万人;在外务工人数约16万人,其中县内就地转移5万人,大部分选择自主创业,每年新增劳动力约3000至4000人,主要为高中专毕业生,约占新增劳动力总数的三分之二;目前全县在家劳动力人数除了从事农业生产,少数人照顾老人或照顾子女上学外,实际可供转移劳动力不多。

(一)我县企业现状。随着“工业强县”战略的实施,工业园区建设扎实推进,优势产业发展加快,项目建设力度加大,企业不断做大做强,新型工业化进程加快,工业经济迅速崛起。截至2013年底,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61户,其中10亿元以上企业1户,亿元至10亿元的企业18户,5000万元至亿元的企业11户,2000万元至5000万元的企业34户。全县工业实现总产值127.8亿元,税收实现6.01亿元。县域工业企业主要从事煤炭、炼焦、小水电和余热余压发电等能源产业;水泥、页岩砖、炉渣砖、长石、青石等建材产业;猪牛羊屠宰、茶叶、蚕茧、中药材、水产等农副产品加工产业;合成氨、甲醇、焦油沥青、炸药等化工产业;铁矿石、多金属矿石开采及冶炼等冶金产业。

(二)企业用工现状。一是技术工比较缺乏。企业反映最多的也是最急迫的是缺技术工。二是员工年龄偏高。从调查情况来看年龄在40岁以上的员工占了一线工人的80%,其余都是三十岁以上的,基本没有在一线工作的二十几岁的青年人;三是员工文化程度较低,一线员工主要以当地居民、农民为主,大多是初中小学文化,在一线员工中基本没有大专以上文凭的应届毕业生;四是男女比例失衡。全县企业最难招的是一线男性操作工,而女工最好招,目前女工基本接近饱和状态。

企业用工情况调查表

旺苍县工业企业用工情况调查情况统计表

企业名称

用工总数

男女比例

年龄结构

文化程度

工资状况

用工缺口

备注

20-30

30-40

40-50

大专以上

高中专文化

小学初中

管理后勤工资收入

技工工资收入

普工工资收入

格瑞魔芋生物科技

43

32

11

5

22

18

5

6

32

400

3100

1780

15

生产旺季用工较大

合众化工公司

188

125

63

25

78

85

25

75

88

4000

3500

1880

12

天森煤化公司

计划招工要男工90,女工30人

男报名50,

女工报名120人(当地居民)

15

65

90

8

36

136

缺男普工40人

无一人有相关技术专长

南洋包装公司

93

35

58

18

39

46

12

34

43

3500

2700

1600

0

二、我县企业用工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一)普工招工较难。因为我县是劳务输出大县,过去多年有大量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不少在外务工农民又以“亲带亲,邻带邻”的形式,带走了不少劳动力;近年来大中专毕业生又大多不愿意回乡,大部分留在外地就业。据不完全统计全县外出劳动力约占15万,在我县的许多乡镇出现了劳动力空壳社,留守的全是老人和小孩,以前戏称的“386199”部队,现在变成了“6199”部队,连妇女劳动力也全外出务工。中青年男劳动力的大量外出,使得部分企业劳动强度大的普工岗位有一定的缺口。

(二)工资待遇偏低。调查发现,除矿山以外工业企业的普工待遇都很低,男普工一般月工资都在1700元至1800元,女普工一般都在1200元至1300元之间,较之沿海城市、以及在内地城市从事建筑等行业的工资明显低一大截。且部分企业工作环境较差和后勤保障工作缺乏,跳槽走人的现象时有发生。

(三)就业观念陈旧。一是不少农村富余劳动力安于现状,存在小富即安思想。二是许多农民工认为外出打工有体力就行,不想花工夫和精力学习技术,不愿意参加技能培训。三是新成长劳动力不愿意从事体力工作或其它简单工作,特别是现在的高校毕业生,千方百计想进入机关事业单位,吃不了“财政饭”宁愿在家“啃老”,也不愿意灵活就业;四是公铁路沿线的环境条件较好的白水、嘉川、尚武、东河、黄洋等乡镇,随着工业企业的增多,相应的第三产业也蓬勃迅速的发展起来,许多“80后、90后”青年宁愿从事运输、建筑、饮食服务等相对比较自由的行业,不愿进厂务工,接受用人单位的日常管理。

(四)技术人才缺乏。我县的几家培训机构远远不能满足企业迅速发展对专业技术人才的需求,且县内就业培训针对传统的农业种植、养殖技术培训较多,而对我县新兴的冶炼、化工及农产品加工等技术培训的较少。同时部分企业与专业的大中专学校联动性不强,不主动定向到专业学校开展招聘会,采取的是就地招工。

(五)人才锤炼不力。部分企业不愿增加企业成本,只注重生产经营,不注重职工的技术培训和人才的培养。大多数企业愿意直接招收技术人才,如合众化工直接招收了原氮肥厂二十几位化工工种的技术人才,而格瑞魔芋公司、领航科技公司、攀成钢焦化公司在本地招不到一线技术工,就直接从外地引来,不愿意在本地招工进行技术培训。

(六)整体素质较差。据统计,全县24万农村劳力中,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的占绝大多数,高中、大中专以上文化程度的很少;有初级以上技能的更是凤毛麟角;下岗失业人员中普工占了绝大部份;我县80后、90后劳动力进入服务行业的相对较多,进入工业企业的相对较少。在工业企业骨干员工中,主要是原有企业改制时的失业人员,部分有体能的农村劳动力年龄相对偏大。

(七)法律意识淡薄。部分企业不按《劳动法》、《劳动合同法》、《工伤保险条例》、《失业保险条例》与职工签订劳动合同,不为职工缴纳各种保险,不按相关规定发放加班费用,擅自延长工时;部分职工法律政策意识淡薄,认为只要当时报酬高,其余都不在乎,在发生劳务纠纷时,缺少相应的法律保护意识。

三、对策建议

(一)强化就业服务,搞好“牵线搭桥”。充分发挥县人力资源市场公共就业服务职能,为企业和劳动者提供招工、求职登记,定期举办专场招聘会,重点开展好以被征地无业农民、下岗失业人员及进城务工农村劳动者为对象的“春风行动”和“大中专毕业生就业服务周”活动介绍对接工作。完善跨地区信息沟通机制,引导用人单位吸纳用工,促进劳动者有序流动,适时组织各乡镇、工业园区开展服务企业用工、促进群众就业专项活动,动员未能升学毕业生、未能外出务工的劳动力等群体到县内企业务工就业。

(二)出台优惠政策,吸引“在家赚钱”。根据用工形势和县内实际,及时出台一套既能够吸引劳动力就业,又操作性强的优惠政策,吸引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就业,同时应把握外务工人员集中返乡节点,通过召开外出务工人员座谈会等方式,大力宣传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变化、就业环境良好等有利条件,引导外出务工人员关注外出务工增加生活成本、引发“留守儿童”、“留守老人”等社会问题,引导就地就业。

(三)完善培训体系,开发“本土人才”。坚持“市场引导培训,培训产业实用技术”的原则,紧紧围绕产业发展、市场需求、企业需要组织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大力开展产业适用操作技术培训,培训方式力求灵活多样,注重培训的针对性,突出培训的时效性。各类职业培训机构围绕全县主导产业发展需要,调整专业设置,开展适应企业需要的针对性培训,为县内企业培养输送劳动力;引导各类职业培训机构与企业合作,建立学生到企业实习与预备就业制度,积极推荐培训学员到县内企业就业;引导培训机构开办定向培训班,学员直接输送县内企业。

(四)开展校企合作,打造“人才梯队”。企业招工难的重要原因是用工结构性短缺,即一些有技术要求的岗位短时间内无法招到熟练的操作手,而校企合作开展的“订单式”培训,使培养的人才能够快速适应岗位需要,缩短员工和企业的磨合期,降低企业的培训成本。企业还应根据未来发展情况,制定人才培训目标,与专业职业院校建立人才培养合作机制,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地建立企业人力资源储备库。

(五)提高福利待遇,实现“安心就业”。企业在确定工资标准时既要根据自身效益,也要还要充分考虑员工生活成本增加和生活水平提高等现实因素,建立正常工资增长机制,并逐步提高工人的工资福利待遇,逐步缩小和沿海地区、附近大中城市人平工资差距。要逐步改善工作环境,企业要按照行业标准来建设、布局厂房,规范企业的生产流程,要根据实际制定合理的劳动定额。同时要严格遵守劳动卫生法律法规,改革生产工艺过程,减少生产中的粉尘、噪音等污染,保持车间的温度和湿度,让员工在一个舒适的工作环境中劳动,这样不仅可以大大提高生产效率,而且可以留得住工人。

(六)加强法律援助,筑牢“维权屏障”。相关部门要定时到工业园区、企业车间组织劳动法律政策的宣传讲解活动,定时召开企业法人参加相关法律培训会,要求企业及时为员工办理录用备案手续,签订劳动合同,缴纳社会保险,并不得随意裁减人员。对女职工和未年成人要实行特殊保护,还要根据行业不同按时发放劳保用品;遵守工时制度,减少加班时间,超过国家法定工作时间以外的工作时间应该算作加班,企业要按规定支付加班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