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七进”是推进依法治县的基础性工作。旺苍坚持“以点带面、整体推进”思路,创新宣传形式,建立长效机制,以“法律七进”的实际成效助推依法治县的扎实推进。
强化领导,实现组织“大保障”
领导重视,高位推动。制定了《工作方案》,明确了目标任务、工作责任、活动要求。多次召开县委常委会,专题研究“法律七进”工作;县委副书记具体主抓,先后召开依法治县工作领导小组会议5次,并多次深入基层进行督导。共投入工作经费200多万元,保障了工作顺利开展。
落实责任,部门联动。明确了“法律七进”每一“进”的责任领导、牵头单位、责任单位,为县级领导制发了任务进度提示卡,做到既各负其责、又协调联动,形成工作合力。组建了14支法律服务小分队,深入到基层、单位开展法制宣传活动。将“法律七进”工作纳入年度目标考核,逗硬考核奖惩,使其由“软任务”变成“硬指标”。
健全机制,常态推动。实行领导挂联制度,“法律七进”牵头部门、示范点打造分别由县级领导联系;实行例行视察制度,县人大、政协定期对“法律七进”工作进行视察;实行月例会制度,每月末由依法治县领导小组召集牵头部门,听取工作汇报,研究部署工作;实行周报表、月总结制度,牵头部门的联络员定时上报工作动态。
突出重点,形成工作“大推动”
创新活动载体。在“法律进机关”中,建立了干部任前法律知识考试、“庭审课堂”警示教育等制度。在“法律进学校”中,广泛开展青少年法制宣传教育“五个一”活动,全面推行“三养”教育。在“法律进乡村”中,全面推广“三进三到”普法模式,培训法律明白人5万余人次。在“法律进寺庙”中,推行“4321”工作机制,近1.2万名教职人员和信教群众接受了法制培训。在“法律进社区”中,重点加强改善民生、依法维权等法律宣传,探索出“三线一点”社区治理新模式。在“法律进企业”中,引导企业普遍建立法律顾问制度,举办“企业法治大讲堂”86场次,为26家企业提供了“法律体检”。在“法律进单位”中,建立了干部职工学法用法“四个制度”,把法制宣传教育融入到单位管理和服务的各个环节。
突出重点学法。完善党委(党组)会前学法制度,县四大班子带头坚持会前半小时学法。先后开展法律知识专题培训10次,对全县后备干部、新任科级干部、执法司法人员等进行培训;举办全县行政执法资格考试2次,对102名新任科级干部进行了任前法律知识测试。狠抓青少年普法教育,确保法制教育计划、教材、课时、师资和法制副校长“五落实”,法制副校长配备率达100%。实施乡村普法“六个一”工程,通过建农家书屋“法律图书角”、办农村法制学校等形式,不断拓宽农村普法教育路径。
深化示范创建。将法治细胞建设作为深化“法律七进”的着力点,深入开展“法治示范乡镇”、“学法用法示范机关(单位)”、“依法行政示范单位”等创建活动。建成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1个,省级依法行政示范乡镇1个,省级依法治校示范校2所,旺苍被全国普法办表彰为“全国法治县、市(区)创建活动先进单位”。
创新形式,助力活动“大拓展”
做实“五大”平台。开办《旺苍手机报》,向全县群众发送普法信息,已发送56期;持续办好《法之大观》电视节目,今年已播放11期;运用报刊、网络、官方微博等媒体,发布法治动态和普法信息4万余条,浏览累计30万余次,新浪、搜狐等官方微博持续运营2年,群众参与度高。
狠抓“三百”工程。大力实施法制宣传“三百”工程,即开展一百场“送法下乡”宣传活动、举办一百场“中小学校法制讲座”、制作一百期“专题法制节目”。目前,已深入基层开展送法下乡活动232场;在全县62所中小学举办法制讲座126场;制作普法宣传专题节目141期。
浓厚法治氛围。加强法治文化阵地建设,先后打造了治城社区法治文化广场、卢家坝村法治廉政文化小区、普子岭社区法治文化墙、庆寨路法治文化大道等一大批法治文化阵地,初步形成了白水至木门、东河至万家(鼓城)法治文化示范带,营造出了“出门有法、抬头见法”的法治文化氛围,促进了“法律七进”的深入有效开展。 (王定虓 作者系中共旺苍县委副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