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筹谋划铺平脱贫路 易地搬迁架起致富桥
副县长 胥勋雷
旺苍地处秦巴山区连片扶贫带,除中部河谷走廊地势相对平坦外,南北二山土地资源匮乏,自然环境恶劣,人口居住分散,加之特殊的地形地貌导致自然灾害频发,基础设施建设难度大,许多区域的群众就地发展十分困难。为此,县委、县政府巧借新型城镇化建设和幸福美丽新村建设东风,扎实推进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工程,把易地扶贫搬迁工作作为解决南北山区贫困问题的有效载体和重要途径,因地制宜,示范引领,积极帮助困难群众摆脱恶劣自然条件的束缚,走上脱贫致富奔小康的道路。截至目前,已建成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6个,安置贫困群众492户2256人。
一、立足县情谋规划
一是锁定搬迁目标。对南北二山生存环境最为恶劣的群众进行了全面摸排,逐一登记造册,结合西部大开发战略和秦巴山片区区域扶贫攻坚规划,坚持“政府引导,群众自愿,政策协调,讲求实效”的指导方针,启动了涉及全县35个乡镇、207个行政村中的4970户2万名贫困人口的“十二五”易地扶贫搬迁工程。在具体实施中,采用集中安置和分散安置相结合的办法安置搬迁群众,其中:分散安置3830户16000人,集中安置1140户4000人,建集中安置点14个。通过易地扶贫搬迁工程的实施,以较低的扶贫成本改善贫困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和区域生态环境,促进县域社会经济协调发展,实现搬迁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目标。二是细化年度任务。计划每年启动2个及以上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建设工程,2011年启动国华小河、天星云峰2个场镇集中安置点建设,2012年启动麻英旗杆、三江镇三江坝社区2个场镇集中安置点建设,2013年启动金溪工农、盐河场镇2个集中安置点建设,2014年启动普济洪江、正源辕门、大河柳垭3个集中安置点建设,2015年启动张华、大德、三江3个场镇集中安置点建设。三是确立建设方式。坚持“三化”联动、融入城镇、建设新村的原则,按照“农民意愿、县上统筹、一次规划、分步实施”的总体思路,将集中安置点建设与城镇建设、新村建设、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多个规划统筹相融、同步规划、同步实施,把居住环境分散、生态条件恶劣、基础设施落后、生产生活状况较差的农村贫困人口,集中搬迁安置到乡镇场镇或其它交通便利、资源相对较好的区域。
二、多元整合破瓶颈
一是整合项目资金。建立资金整合机制,充分发挥易地扶贫搬迁资金“导向轮”和“粘合剂”的作用,协调国土、民政、房管等相关部门,打捆项目资金集中用于安置点的建设,统一协调国土及项目村社保障项目建设用地。按照“用途不变、渠道不乱、集中使用、捆绑实施、各负其责、各记其功”的思路,目前已建成的6个集中安置点共投入资金3468万元,其中,投入中央预算内易地扶贫搬迁资金1353万元,整合地质灾害搬迁资金150万元、民政部门垮房建设资金150万元、生态移民项目资金120万元、小额贷款项目资金120万元、房管局危旧房屋改造资金75万元,搬迁户自筹资金1500万元,解决了易地搬迁资金不足的问题。二是整合建设用地。结合各地实际,创新思路举措,采取改造开垦非耕地、政府调剂土地、利用集体预留土地、调整闲置土地、统一补偿流转安置用地等五种方式,解决集中安置建房用地问题。如,三江镇三江坝社区将铁路沿线与街道接壤的3000平方米排污地统一征收、张华镇将临街长约1000米的砾岩体挖掘清除等解决安置用地,目前,各集中安置点共整合各类用地26000平方米。三是整合政策资源。在教育方面,当地学校无条件接收搬迁户子女入学,并全面兑现义务教育各项优惠政策;在户籍迁移方面,由当地政府统一为搬迁户办理户籍迁转手续,纳入当地社区管理,享受与当地居民同样的各种政策;在促进就业方面,实施免费就业培训,给予税费减免、小额贷款等政策扶持;在产业发展上,优先扶持易地搬迁农户,尤其是对特困搬迁户,结合“挂包帮”、“走基层”等活动进行“一对一”帮扶。
三、跟踪监管提质量
一是创新管理办法。根据国家和省上关于易地扶贫搬迁的总体要求,通过实践总结,制定和完善了项目资金县级报账制度、农户建房补助“一折通”管理制度、基础设施建设分阶段报账制度和项目县、乡镇、村三级验收制度,规范了项目实施流程,确保了项目的有序实施。二是完善责任机制。县委、县政府坚持把易地扶贫搬迁工作作为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来抓,为最大限度地提高和激发各级干部做好此项工作的责任心和积极性,成立了以县长任组长,16个县级部门为成员的易地扶贫搬迁工作领导小组,明确了各自职责与任务,将此项工作纳入相关部门和乡镇的承诺目标,并与项目乡镇签订了项目实施责任书,形成了“县负总责、乡抓实施、落实到村、责任到户、搬迁到人”的责任机制。三是强化检查指导。建立县级领导挂联制度,以工代赈领导小组成员分别联系一个易地搬迁项目,深入建设现场,协调解决搬迁中遇到的重大问题和实际困难。各成员单位发挥职能职责,加强相互协调,指导好相关乡镇搞好总体规划设计,统一规划安置,统一风貌塑造,指导好搬迁农户自主建房,严把安置房及配套设施建设质量关。将搬迁项目纳入重点督查督办内容,定期通报各搬迁项目的推进情况。
四、长效帮扶保安居
一是改善生存环境。按照新型城镇、幸福美丽新村建设标准,加强集中安置点水、电、路、讯、网等“1+5”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截至目前,共为集中安置点硬化入户路16公里,建便民桥4座、排洪沟6千米、河堤4千米,铺设饮水渠(管)26千米,配套文体设施260多套、垃圾站(点)22个。基础设施综合配套不断完善,与过去大多居住在干旱缺水、交通不便、信息闭塞、地质灾害频发等生存环境相比,搬迁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极大改善。麻英乡旗杆村集中安置点共安置贫困群众28户112人,通过筑桥建堤,硬化街道,修建休闲广场,绿化沿街道路,营造了良好的人居环境,搬迁农户迁入新居后均购置了新家具和家用电器,安装了太阳能热水器,彻底改变了落后的生产生活方式。二是发展特色产业。鼓励搬迁户将林、地等产权进行集中流转,结合地域特点,大力发展规模化农业产业和二、三产业,帮助搬迁农民获得稳定的经济收入。同时,加大农民实用技能及创业培训力度,推广实施互助资金项目和扶贫小额保险,加大涉农信贷投入力度和科技帮扶力度,帮助搬迁户发展各具特色、长效致富的产业。木门镇三合村、青龙村搬迁群众现已发展优质绿茶3000余亩,九龙乡庙子村搬迁群众每年种植玄参150亩、红花100亩、荆芥50亩。三是拓宽致富渠道。通过加大社区建设,提供社区服务,为搬迁群众搭建了认识和接受新事物的平台,转变了搬迁群众的思想观念,增强了发展的动力,通过开展科技服务、就业培训,培养了搬迁群众的经济意识和科技致富意识,综合素质有了明显提高。搬迁群众收入来源由原来单一的种植业,逐步向种养业、建筑业、运输业、服务业、商贸业等多元化转变,有了更宽更广的生活门路。三江镇三江坝社区集中安置点利用临近圩镇的地理优势,统规自建为商住一条街,搬迁群众既可通过门面出租或自主经营增加收入,又可就近在煤矿、砖厂和种养企业务工获得劳务报酬,开辟了一条扶贫搬迁创业的新途径,每年人均增收3000元。经统计,“十二五”以来建成的集中安置点,搬迁农户均有1-2个增收致富项目,其中:自主创业经商的207户,从事运输业的38户,发展特色产业的52户,进厂务工的195户,年人均纯收入增加了1200元,消除贫困人口2000余人。
五、居民自治促和谐
一是建立自治组织。由搬迁居民自主选举产生管委会,对新建社区进行日常管理。在当地党委、政府的指导下,建立便民服务、农民培训、文化体育、卫生计生、综治调解、农家购物等“1+6”公共服务体系,构建了政府调控功能与群众自治功能互补、政府管理力量同社会调节力量良性互动的社会管理格局。二是自主物业管理。推行“一长四员”(居民自主推选物业管理协会会长、卫生保洁员、绿化管理员、治安安全员、水电管理员)社区物业管理模式,每户每月缴纳一定的物管费用,为居民提供低价有偿服务。三是居民自我约束。大力开展感恩教育,制定居民公约,引导居民自觉维护良好的生活环境。大力倡导“健康生活”理念,积极开展文化讲座、坝坝舞等健康向上的群众性文体、教育活动,不断提高村民文明素质,化解矛盾,凝聚人心,促进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