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济镇人民政府

机关职能

一、自然地理  普济镇介于东经106°27′36.31″~106°46′0.84″和北纬32°14′13.05″~32°23′23.69″之间,位于旺苍县城东部,距县城22公里,东邻三江镇花园村,南接龙凤镇天井村、南垭村、中华村和木门镇盐井村,西连黄洋镇古天村,北靠大两镇大河村、幸福村、四方村,辖12个行政村和2个社区,幅员面积156.36平方公里,2021年末总户数11610户30819人。属低中山向低山过渡带,版图呈南北走势狭长带状,海拔相对477米~1920.1米,地貌特殊,南北迥异,集南山、北山、公铁路沿线地形于一体,素有旺苍“缩影”之称。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光照充足,无霜期长。境内河道属渠江水系,主流清江河发源于炉溪月琴坝,境内流长31公里,自北向南流经木门镇出县境,至巴中市南江县。煤炭、石灰石储量丰富,硫、铁、铜、白云石零星分布;有耕地31219亩,其中田14948亩;林地16271亩,森林覆盖率78%。

二、基础设施  广(元)巴(中)铁路、广(元)巴(中)高速公路、国道542线横穿镇境,公路呈网状,有国道15公里、县道20公里、镇干道47公里,全镇通村(组)里程达300余公里。有火车站1个,客运站1个,实现客运“村村通”全覆盖。属旺苍东部工业重镇、农业大镇,有规模以上企业2家(四川匡山水泥有限责任公司、旺苍县同盛食品有限责任公司),有省属企业3家(川煤集团代池坝煤矿、代池洗选厂、川北电厂)。镇内有远景金河,龙池民建,横石核桃寨,观音侯家坪等四座国家小(二)型水库,总库容达100多万方;有中江,清江两条拦河大坝,标准石渠自流灌溉;山坪塘,微水池星罗棋布,全镇基本实现水利化。

三、经济发展  工业方面。2021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入库项目6个,其中工业项目3个、农业3个,入库总金额2.0838亿元,完成115.76%。招商引资项目3个,招商金额共4.4535亿元,完成435.35%,其中省内3.8680亿元,完成644.6%,省外0.5855亿元,完成146.38%,招商引资到位资金1.6155亿元,完成161.55%。农业方面。抓好传统支柱产业发展,播种粮油作物29580亩,产量达1.1万吨。构建“1+3”现代大农业产业体系,全面完成龙池-清江村4000余亩茶旅融合示范园区,综合管护核桃2.5万亩,发展林下道地中药材800亩,小家禽31.8万只、肉羊1.1万只、肉牛962头,新(改扩)建500头以上生猪规模养殖场5个,出栏生猪56000头。第三产业方面。依托龙池现代农业园区打造集茶文化体验、乡村休闲体验于一体的农旅结合示范区,推动农旅融合发展。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实施冷链物流、农商互联项目,畅通农村商贸物资流通渠道,扩大特色农产品种植和生产加工基地规模,电商交易额同比增长8%。合理布局商业网点,支持农家超市、小卖部、便民店,鼓励地摊经济发展,增加商贸业、餐饮业、农副产品加工营销等行业的活跃度。场镇个体工商户达320户,安排就业人员1200余人。

四、社会,文教  普济以其悠久的历史和特殊的地理优势,社会文教基础扎实,发展迅速,社会保障力不断加强。全面落实好“营养餐”、“三免一补”等政策,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提供营养餐2291人、提供家庭困难学生提供生活困难补助1199人次、“雨露计划”教育资助共计112。镇内中、小学校3所,幼儿园4所,学校体育场6个,基础教育成效显著,适龄儿童入学率100%。

五、资源优势  普济在资源、文化、旅游、自然地理诸多方面均有独特的优势。镇域交通便捷,场镇距县城仅22公里。通讯条件好,网络覆盖面大。代池莲花庵、老街张爷庙,是依法开办的宗教聚会场所。境内地大物博,煤炭储量大,丁溪沟林场资源丰富;天台青石,品位高;铜板石不含放射元素,是现代居室不可替代的装饰材料,极具规模开采价值;随处可见的页岩资源是制作建筑材料的上等原料;镇内水资源丰富,湿地面积大,稻田养鱼和塘库水产业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普济镇党委政府围绕县委提出的“3691”重点工作布局和发展思路,坚持以项目建设为中心,大力争取市政设施、道路交通和涉农配套项目,着力提升乡村面貌,夯实发展基础,为建设产业兴旺,城镇秀美、生活殷实,社会和谐的新普济而努力奋斗!开放的普济、具有生机活力的普济热忱欢迎社会各界人士前来普济投资,我们将为您提供广阔的发展平台。